據新華社報道,7月15日俄外交部公告,拉夫羅夫結束訪朝后即刻赴華。這場“背靠背”外交,讓中俄那件頭等大事更受關注。今年3月,普京訪問朝鮮,兩國簽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之后俄朝官員見面次數比去年多了一倍。朝鮮最高領導人也在5月回訪俄羅斯,敲定了多項合作項目。
軍事領域,俄羅斯向朝鮮提供了衛星導航技術支持。朝鮮則在6月的軍事演習中展示了新研發的戰術導彈,外界發現其制導系統有俄羅斯技術痕跡。經濟上,俄羅斯對朝鮮的原油出口量,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30%。朝鮮給俄羅斯送去了大量農產品,其中玉米和水稻的供應量能滿足俄羅斯遠東地區10%的需求。
俄朝在軍事等多方面合作密切(資料圖)
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需要穩定的后方和更多資源支持。朝鮮能提供農產品和部分軍工原料,還能在東北亞牽制美韓力量。朝鮮面臨美韓軍事威懾和經濟制裁,俄羅斯的技術和能源支持很關鍵。兩國合作,等于給對方多了層保障。
中國看著呢,心里有本賬,周邊穩不穩,比啥都重要。東北亞這地方,美韓軍演一次比一次頻繁。今年上半年,美韓聯合軍演的次數比去年同期多了2次,參演兵力增加了1.5萬人。朝鮮試射導彈的次數也在增加。俄朝走得近,要是合作沒邊界,可能讓地區局勢更緊張。中國周邊不能亂,這是底線。中俄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合作范圍廣。但中國一直堅持不結盟,不搞集團政治。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合作,不能影響中國的核心利益。比如在半島問題上,中國主張對話解決,反對任何加劇對抗的行為。
美西方盯著,總想搞破壞。美國看到俄朝走近、中俄合作,坐不住了。近期,美國聯合日本、韓國在黃海搞了聯合軍演,還宣布對俄羅斯和朝鮮各追加了5項制裁。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此前在G7外長會上說,要阻止中俄朝形成“軍事同盟”。西方媒體也跟著炒作,說這三國要“改變國際秩序”。
扎哈羅娃(資料圖)
中俄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上主張多極化。俄羅斯在能源和軍事上有優勢,中國經濟實力強,兩國合作能對沖美國霸權。金磚國家今年又擴員了6個國家,其中不少國家和中俄立場一致。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不想被美國牽著走,中俄推動的多極化,符合多數國家利益。
中俄頭等大事是啥?穩住向前走。
合作要深化,步子要踩穩
(1)中俄在能源領域,可擴大天然氣管道建設,讓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再增加20%。
(2)科技方面,聯合開展人工智能和航天領域研究,爭取年內啟動月球探測合作項目。
(3)在聯合國和金磚機制里,多商量著來,對國際熱點問題發表更多共同立場。
風險要防住,別出岔子
(1)俄朝合作別碰“紅線”,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技術,絕對不能轉讓。
(2)中俄和其他國家打交道,多搞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少談軍事同盟,避免刺激美西方。
(3)對美西方的制裁和挑釁,別跟著起舞,用實際行動證明中俄合作是為了共贏,不是為了對抗。
拉夫羅夫飛往平壤,與朝鮮外務相崔善姬舉行第二輪俄朝外長戰略對話(資料圖)
中俄這件頭等大事,說到底是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守住各自的利益,推動世界朝著更公平的方向發展。拉夫羅夫這次訪華,就是要和中國再對對表,把合作的細節敲定。這事兒成了,對中俄好,對世界也有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