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
高質量發展優勢
綿陽日報社
在新的起點上推動綿陽高質量發展,文旅產業既是軟實力,也是硬支撐。
7月16日舉行的市委八屆十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綿陽市委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這次會議對于加快把全市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綿陽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旅游相互賦能、相得益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部署。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就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作出決定。我們必須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全力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繪就“詩”和“遠方”的綿陽畫卷。
李子柒視頻取景地——王朗甘海子
綿陽素有“富樂之鄉、蜀道明珠”的美譽,生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王朗、虎牙、翠云廊、仙海湖等人間勝景奇美秀麗,嫘祖、大禹、文昌、李白等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羌歷新年、白馬風情、雎水踩橋等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更是“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和承載地,具備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的良好條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綿陽由文旅大市向文旅強市邁進、文旅產業實現量質齊升的關鍵期,把文旅資源價值和潛力充分釋放出來,關鍵在于做好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
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節
文旅產業“一業興、百業旺”,具有消費促進、百業融合、富民增收等多重功能,是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促開放的重要舉措。順應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全會提出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為主線貫穿各方面、全過程,始終堅持文化為魂、旅游為體,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加快把文旅產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綿陽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
綿陽原創芭蕾舞專場《涪鷗》在虹苑劇場演出
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旅游發展,用文化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促進文化傳播、帶動文化繁榮,切實增強文化旅游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競爭力。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就是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在保護好文化遺產和生態資源的前提下,做好文旅資源的合理開發、有序利用,把文化遺產和自然風光轉化為旅游業的持久魅力,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難題、求突破,推進文旅發展機制創新、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不斷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讓文化和旅游互融共生、互動共進,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黑神話:悟空》取景地——報恩寺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文旅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文旅融合發展的內在規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大統籌協調和工作推進力度,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大力實施資源聚合、品牌打造、宣推引流、環境提升、主體培育“五大工程”,加快形成競相發展、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以務實作風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綿陽市民拍攝記錄無人機冷煙花燈光秀
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綿陽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內容來源:涪江觀察
編輯:金默 審核:譚汝江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