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教育部長宣布,高中生從 2027 年起必須上 “保衛烏克蘭” 課程。年僅16歲的孩子都要學無人機操控、激光模擬射擊、戰地急救了。這消息一出,國內外輿論都炸開了鍋,很多人疑惑為什么要把孩子推向戰爭前線。
烏克蘭從 2022 年戰爭爆發開始,就把全民防衛當作國家戰略。這次的 “保衛烏克蘭”課程,除了給高中生上傳統的自衛課,還加入了無人機操作、無線電通信、激光模擬射擊、戰地急救和媒介素養等實戰技術。
教育部說,這些能力不再是加分技能,而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素質,目的是培養有尊嚴、有勇氣的一代。
現在烏克蘭已經有 28 萬高中生在上這門課,占 10 到 11 年級學生的 65%。全國有 1000 個訓練中心,4000 名教官,教孩子們怎么用 FPV 無人機、怎么打激光靶、怎么急救傷員、怎么分辨假新聞。
現場照片里,學生們專心地對著模擬器操控 FPV 無人機,有的聚精會神聽無線電指揮,有的認真調試激光靶標。這種培訓氛圍,沒有教室里咬文嚼字的程式感,反倒更像戰場預演。
基輔有位老師說:“孩子們不覺得壓抑,反而覺得這是真正有用的技能。” 是啊,畢竟現在的烏克蘭,這些技能可能比數學公式更實用。
為什么要這么大動干戈?烏克蘭政府的思路很清晰,戰爭不是一兩年能打贏的,是長期的持久戰。不能把防衛意識只局限在軍營里,把安全意識只局限在成年人中。醫生、教師、學生都要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
把 “保衛烏克蘭” 課程定為必修課,意味著國家在用教育撐起防線,用每個青少年撐起全民族未來的安全體系。
烏克蘭的行動,顯然引起了多方反應。有人質疑,孩子這么小就學打仗,是教育倒退還是實戰需要?也有人大力點贊,覺得這是現實選擇,是培養新時代公民責任感的必要做法。
教育部的回應很堅定:“戰爭教會我們一件事,活下來比考高分更重要。所以,安全、自衛、急救、辨別假新聞,這些不再是選修課,而是現代烏克蘭人的必備技能。”
想想也是,當國家每天都被導彈轟炸,學會操作無人機可能比背化學方程式更能救命。
這背后的深層邏輯,不僅是面對眼前的戰爭,更是對未來沖突的未雨綢繆。戰地急救、媒介識別、戰術通信,這些都是現代戰爭中很有用的技能。一個有這些技能的高中生,未來即使不參軍,也能在前線支援醫療、通信,甚至獨立完成無人機偵察任務。
但是,訓練中心越多,課程越強,越能反映出國家對戰爭持久的憂慮。也就是說,烏克蘭政府已經把戰爭當成了新常態,他們會一代又一代抵抗下去,直到勝利的那天。
而對于俄羅斯來說,他們可能沒想到,戰爭不僅沒打垮烏克蘭,反而逼出了一個更頑強的民族。當高中生都在學無人機作戰時,這個國家的抵抗意志只會越來越強。
烏克蘭此舉也揭示了一個事實,戰爭不僅在前線,更滲透到學校、日常生活和青少年的成長中。課程一開,孩子們就是在迎戰,同時也承擔著風險。
這讓人想起一句話:“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有犧牲一切之決心,抗戰到底。”
烏克蘭正在用這種最硬核的方式告訴世界,他們的抵抗意志,永不熄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