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高層領導人單獨會見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結束北京訪問之前,拉夫羅夫也終于見到了最想見的人。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俄羅斯正面臨多重壓力,無論是持續膠著的俄烏沖突,還是特朗普近期采取的強硬措施,都引發了廣泛關注,并為普京設下了最后50天的“時間窗口”。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俄羅斯的重要鄰國,中國的立場顯得尤為關鍵。7月15日,中國外交部的表態也為莫斯科方面注入了信心,那么中國究竟是如何回應的呢?
俄外長訪華
拉夫羅夫此次東亞行程安排緊湊。在抵達中國之前,他剛剛在朝鮮元山與金正恩進行了重要會談,隨后又前往吉隆坡。
此次來到中國,是在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外長會議相關議程期間,他獲得了中方高層的專門接見。這是短短三天之內,拉夫羅夫與王毅外長的第二次深入交流。
從吉隆坡的初次會面,到北京更私密的對話,拉夫羅夫穿梭三國,最終在北京與中方高層進行了關鍵會晤。
此次北京會談雖然時間緊湊,但內容聚焦、意義重大。拉夫羅夫肩負雙重使命,既代表俄羅斯參與多邊外交機制,也作為普京總統的特使,傳遞重要信息,并協調后續高層互動安排。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雙方正在積極籌備普京總統今年下半年對中國的正式訪問。此行意義重大,普京已明確表示將出席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大活動,俄方對此高度重視。
會談氛圍坦誠務實,拉夫羅夫明確表達了俄羅斯持續深化對華全面合作的堅定立場,強調將在兩國元首的引領下,推動雙邊關系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
他還特別強調俄方對中國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的堅定支持,表示將積極配合中方工作,確保天津峰會順利舉行。中方也表示希望在上合組織10國的多邊平臺上加強協調與合作。
兩國高層在重大戰略議題上的及時溝通與相互支持,為應對當前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撐。當拉夫羅夫帶著中方的承諾離開北京,莫斯科的局勢似乎也變得更加穩定。
美俄角力
當拉夫羅夫踏上中國土地之時,正值美俄關系陷入近年來的最低點。導火索正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俄烏沖突日益加劇的不滿。
這位曾聲稱“24小時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總統,其政策方向經歷了劇烈波動:從試圖與普京重啟對話,到公開表達失望;從一度暫停對烏援助,再到高調宣布向北約提供先進武器以支援烏克蘭。
特朗普近期對俄羅斯采取了三項強硬措施,其中最具沖擊力的是關稅威脅。他發出警告,若俄烏在50天內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
更具威懾性的是,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等人提出次級制裁方案,揚言對繼續與俄保持貿易往來的中國、印度等國征收高達500%的關稅,并采取其他嚴厲措施。
有分析指出,在西方多輪嚴厲制裁之下,美俄之間的直接貿易幾乎歸零,所謂一級制裁已難再產生實質性影響。而俄羅斯經濟之所以還能維持運轉,主要依賴中國、印度等國在能源等關鍵領域的支持。
特朗普所提出的“次級制裁”,其真正目標已經轉向,意在迫使中印等國大幅削減與俄正常經貿往來,最終目標是切斷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美國的制裁策略已從直接打擊俄羅斯,轉向圍堵其關鍵合作伙伴。這場經濟戰的真實意圖逐漸浮出水面。那么,中俄之間的關系究竟有多緊密?
中俄經濟紐帶的厚度與韌性
面對華盛頓日益升級的次級制裁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的回應明確有力。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始終如一,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行為,并指出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無法解決問題。
這番表態被廣泛解讀為給莫斯科方面吃下一顆“定心丸”。而這種信心的來源,正是中俄之間日益深化、多元化合作的現實基礎。
以大豆貿易為例,合作潛力巨大。中國每年進口大豆約9000萬噸,而俄羅斯大豆所占比重尚不足100萬噸,市場空間巨大。
近兩年來,中國全面開放市場,推動俄羅斯大豆對華出口。2018年曾達到87.12萬噸的高峰,盡管之后有所波動,但兩國都將大豆貿易視為重點合作方向。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專家唐啟軍指出,俄羅斯大豆因具備非轉基因等優勢,在中國市場具有獨特的競爭力,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中俄經貿合作遠不止于農產品。就在拉夫羅夫訪華期間,第九屆中俄博覽會順利閉幕,雙方高度評價合作成果,并一致表示將進一步深化各領域的務實對接。
目前,兩國區域合作機制運行順暢,傳統領域如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等持續深化;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不斷加強;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躍,地方合作持續為雙邊關系注入新的活力。
這些扎實的合作成果和不斷增長的數據,構成了中俄關系抵御地緣政治風浪的堅實基礎。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試圖割裂兩國經濟聯系行為的最有力回應。
當拉夫羅夫帶著來自北京的承諾啟程離開,普京所面臨的外部壓力,也多了一份來自東方的穩定支撐。
當拉夫羅夫帶著中方明確的表態飛離北京,普京的外交布局中,一顆關鍵棋子已然落定。中方堅定反對“長臂管轄”的立場,為俄羅斯應對外部經濟壓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俄之間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系,從大豆貿易的潛力釋放到多領域合作的持續推進,構建起一道難以撼動的“經濟緩沖帶”,悄然抵消著來自遠方的制裁沖擊。
在大國博弈的風暴中心,一句來自伙伴的承諾,往往比千軍萬馬更具戰略價值。中俄在務實合作中形成的默契與韌性,使莫斯科在面對復雜局勢時,擁有更多戰略底氣。
主要信源
中俄大豆縱深合作前景可期——黑龍江日報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杭州日報2025-07-14美議員威脅對與俄進行貿易的國家征收500%關稅,外交部回應——南方網2025-07-15中俄務實合作穩步前行——身邊24小時2025-07-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