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對普京撂下狠話才10天,態度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說好的"愛國者導彈"變成了空頭支票,威脅的"100%關稅"成了紙老虎。
10天前,特朗普還說要給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甚至暗示可以打擊莫斯科。
當時他說得信誓旦旦,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普京逼到談判桌前。
可誰都沒想到,才過了短短10天,這位美國總統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最新消息是,特朗普改口說"不會給烏克蘭遠程導彈"
還特意強調"澤連斯基也不應該襲擊莫斯科"。
這變臉速度,比特朗普大廈的電梯還快。
更可笑的是,他之前高調宣布的"50天最后通牒",現在看起來就像個笑話
而俄羅斯該干嘛干嘛,完全沒把美國的威脅當回事。
其實仔細想想,特朗普這次認慫一點都不意外。
這10天里發生了三件大事,直接把美國逼到了墻角:
第一件事,俄羅斯和朝鮮突然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
根據韓國情報部門披露,朝鮮已經開始向俄羅斯運送122毫米火箭彈和炮彈。
這些武器雖然不算最先進,但足夠讓烏克蘭前線喝一壺的。
更關鍵的是,這意味著普京找到了新的軍火來源,根本不怕美國的武器禁運。
第二件事,中國和印度繼續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
7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通過"影子艦隊"每天向亞洲運送超過200萬桶石油,完全繞開了西方的價格上限。
美國要是真敢對中國、印度加關稅,那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三件事最打臉——歐洲國家開始集體擺爛。
法國明確表示不會為烏克蘭的"愛國者"導彈買單,德國更是直接說這批導彈是"荷蘭用剩下的二手貨"。
特朗普原本想空手套白狼,讓歐洲出錢自己賺名聲,結果盟友根本不買賬。
現在的情況特別諷刺:美國嘴上喊著要制裁俄羅斯,結果俄羅斯的盧布匯率反而穩住了;
美國說要給烏克蘭先進武器,結果送去的都是庫存的舊貨;
美國威脅要加關稅,結果中印兩國該買還是買。這場博弈下來,反倒是美國自己騎虎難下。
普京這招確實高明。他早就看穿了特朗普的軟肋——美國現在根本承受不起一場真正的經濟戰。
通脹還沒壓下去,國債危機迫在眉睫,中期選舉就在眼前。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哪敢真的對俄羅斯下死手?
所以俄羅斯該賣能源賣能源,該買軍火買軍火,完全沒把美國的威脅當回事。
最慘的還是烏克蘭。澤連斯基現在就像個提線木偶,被美國耍得團團轉。
10天前還被告知能拿到遠程導彈,現在又說不給了;剛聽說美國要加大援助,結果發現要歐洲掏錢。
仗打了兩年多,烏克蘭人死的死、逃的逃,國家都快被打爛了,可美國關心的只是怎么借機賺錢。
特朗普想學當年里根對付蘇聯的那套,可現在的俄羅斯不是當年的蘇聯,現在的美國也不是當年的美國。
普京吃準了美國不敢動真格的,所以該強硬時強硬,該談判時談判,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里。
在真正的硬茬面前,特朗普還是慫了。
他可以對伊朗放狠話,可以對歐盟加關稅。
但面對普京這個老對手,他終究沒敢邁出最危險的那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