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雞泛濫成災,為何很少有人吃?當地農民直言:“別說吃了,我們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東北野雞多分布廣,靠山吃山的東北人民也在長時間的探索中將別人認為肉質柴而腥的野雞肉做的美味爽滑,東北名菜的“小雞燉蘑菇”其中的精髓正是“野雞”。
但如今,野雞在東北是個“鬼見愁”,要說在08年之前,野雞這個物種看到人都要繞行,一不留神就不是進了網兜就是被捕獸夾牢牢鎖定。
08年國家出手,野雞這種生物徹底支棱起來了,它們再也不用懼怕人類的威脅,終于有了一片祥和的生存環境。
頭上帶著“保護動物”四個字分量有多重不言而喻了吧,不過剛開始還是有一些農民沒有將這四個字放在眼里,畢竟除了大型猛獸,在這些沒有多少攻擊力的食草動物面前,人們都是橫著走的。
所以在野味的吸引力下,還是有人認為即使自己偷偷吃了野雞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后面的結果就是套上銀手銬被警察叫去“喝茶”了。
有了前車之鑒很多人都開始縮手縮腳,對野雞也只能“只可遠觀而不敢褻玩”,慢慢的,人們適應了不吃野雞的生活,開始轉向吃家雞。
然而野雞對人們的影響還遠遠沒有離去,它們不僅時不時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吊起人們的口腹之欲,更是大搖大擺的跟著人們屁股后面偷糧種。
等農民流著汗將種子播撒完成之后,野雞開始坐享其成,將土壤中的種子翻出,等農民反應過來的時候,也早已錯過了播種的最佳時期,白費力氣的農民只能對著野雞破口大罵,其余的什么都做不了。
除了糧種還有結果的莊稼,也是野雞的一大備選,農田完全被當成了它們的領域和糧倉,這些都讓農民頭疼不已。
而野雞之所以這樣冒犯人類的領域是因為它們“食物短缺”,一次產卵8枚左右,在政策的保護下,這些野雞基本上都能平安長大,再加上它們的天敵稀少所以它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安逸。
不用考慮生命安全的它們自然將吃作為生命第一要義,剛開始它們還是遵循本能的吃一些野草野果,后面這些都滿足不了它們了,因為它們滿山頭都是,覓食領域也一再擴張,直到來到了山邊的農田。
有時候,農民氣急了會朝著它們追趕意圖嚇唬它們,它們卻狡猾的和農民打起了“游擊戰”,在農民過來的時候展開雙翼飛個一百米,如果農民放棄它們就一直待在那里,這樣一來二去的,農民累的滿頭大汗,野雞反而玩的不亦樂乎。
沒有專業的捕獵工具,人們想要抓住野雞就需要很多人一起,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野雞根本就抓不完。
為了避其鋒芒,人們決定自行退讓,不再招惹它們這群“橫行者”,反而是無聲在農田上架起了身穿衣服的稻草人,但野雞在長期的保護中已經不怕人了,所以這樣的方法并不奏效。
后面人們又想到了保護糧種的辦法,野雞之所以能精準找到糧種的位置是因為翻新的濕土氣味不同,于是人們就在用干土重新覆蓋。
有人也拉起了大棚,只是這樣的辦法麻煩也阻礙農作物的生長,總之,為了防范野雞的襲擊,人們做了不少額外的功夫。
近幾年來,野雞更加猖獗,甚至有人曬出視頻,野雞闖進他們家的院子,將院中的家雞嚇得四處亂飛,可主人家除了驅趕愣是沒有一點辦法。
更有甚者野雞沖破一人家中的窗戶直直摔在了客廳中,嚇得主人趕緊拿出手機攝像,證明自己沒動這野雞,在自己家中都要小心翼翼,看來這野雞的確太囂張了。
但野雞的地位依舊不變,有些地方的野豬都已經從放開狩獵了,距離野雞走出“三有”行列還遠嗎?
只不過,在人們依舊不能傷害野雞的當下,大家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對付”它們嗎?
信息來源:人民資訊——2021年11月4日,野雞數量不斷增加,農村野生動物卻越來越少,野雞為啥成農村一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