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盛夏的神木大地,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從書聲將起的校園工地到貫通陜晉的交通動脈,一個個重點項目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進姿態加速推進。這些關乎民生福祉、牽動區域發展的工程,不僅是神木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更是書寫城市未來的“施工圖”,在黃土高原的壯闊畫卷上,勾勒出日新月異的變遷圖景。
西沙小學:滋養成長沃土的 “教育基石”
教育是民生之基,承載著城市的希望與未來。近年來,神木市把教育作為民生保障的關鍵領域,全力推動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優化教育布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奮力推進神木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7月3日,記者走進西沙小學項目施工現場,只見塔吊林立間,一棟棟校園主體建筑已初具規模,工人們正各司其職,奏響建設“交響曲”。
西沙小學是神木市2023年基本建設項目中的重點項目,該項目占地32畝,將建成綜合教學樓1棟,新建地上停車位104個,200米塑膠跑道及足球場、籃球場等運動場地,規劃設置24個教學班,可新增學位1080個。
項目現場負責人高磊表示:“我們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校園,從空間布局到設施配置,都以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為核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西沙片區適齡兒童‘入學遠、入學難’的問題,為神木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注入新動能,讓周邊的學齡兒童都能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教育。”
面對廣大市民普遍關注的項目建設進展,西沙小學項目負責人魯宣江介紹:“該項目計劃工期 420 天,目前 1、3 段教學樓與2段食堂主體已實現完全封頂,1段二次結構進入施工階段,操場主體、道路路基及停車場基礎均已完工,整體工程進度已推進至65%。”
在推進學校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方始終將質量與安全作為項目建設的“生命線”,全力打造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我們始終將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放在首位,嚴格遵循建筑標準與規范,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檢驗,力保項目如期交付。”魯宣江表示。
G337 神盤公路:重塑省際路網的 “鋼鐵動脈”
如果說教育項目是城市的“軟實力”,那么交通工程便是支撐發展的“硬骨架”。在G337國道神木至盤塘公路改擴建工程現場,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圖景正全面鋪展。這條起于原神盤公路張板崖收費站、止于馬鎮鎮盤塘村的交通要道,主線全長51.167公里,由陜西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項目采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工程涉及路基挖方1334.94萬立方米、填方809.51萬立方米,182 道涵洞,32座新建橋梁與20座維修利用的舊橋,884片預應力箱梁與14跨60米鋼混組合梁,3座新建隧道與3座維修利用的舊隧道,以及166.6萬噸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與42萬噸瀝青混凝土鋪設的路面。
如此龐大的工程體量,背后是建設者們爭分奪秒的拼搏。“目前項目正處于‘大干一百天’沖刺階段,路基、橋梁、隧道、路面工程全線開花,同步施工。”G337神盤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經理白文祥的話語中充滿干勁,“我們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今年年底實現主體工程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神木地區煤炭運輸車輛重載、噸位大的特點,項目在路面設計上“量身定制”:右幅路面結構層加厚至 80 公分,以應對重載車輛通行;左幅主要服務回程空載車輛,設計厚度為66公分,既保證安全耐用,又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利用當前夏季黃金施工期,我們迅速組織三個水泥穩定基層施工班組,投入 40 余臺(套)設備與100 余名人員,形成平行流水作業,24 小時輪班推進。”G337神盤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路面分部項目經理侯小波介紹,施工團隊充分利用高溫天氣有利于路面材料強度形成的優勢,優化工序銜接,確保工程質量與進度“雙提升”。
這項工程的意義,早已超越一條公路的范疇。白文祥指出:“項目建成后,將重塑陜晉兩省省際路網格局,大幅提升神木煤炭外運效率與區域公路網服務水平。”
一直以來,神木市在重點項目建設中牢固樹立“民生為本,發展為要”的理念,緊盯目標任務,加強統籌協調,高質高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這些民生工程的推進,不僅是對當下發展需求的精準回應,更是對未來城市藍圖的精心擘畫。隨著一項項工程從圖紙變為現實,神木將以更堅實的基礎、更開放的姿態,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書寫屬于這座城市的嶄新篇章。(張帥 賀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