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嘴蔡正元表示“不要問臺灣,要問大陸,賣那么多稀土給臺灣干什么”,隨著大陸對臺灣8家企業進行出口限制,也讓人們了解到,原來臺灣每年從大陸進口超過6000噸稀土。
這個數字一出來,島內外不少人都在納悶,臺灣根本用不了這么多稀土,多出來的都去了哪里。
原本以為這些稀土是給臺灣自己的半導體和精密制造產業用的,仔細一查才發現,實際消耗量遠遠沒有進口數量那么多。
事實擺在眼前,背后的真相就是臺灣把大量稀土賣給了美國。
這些稀土被用在美國最尖端的軍事裝備上,比如F-35戰斗機、先進雷達和各路導彈,成為美國軍工體系的重要支撐。
臺灣這邊一邊大量進口大陸的稀土,一邊和美國打配合,背后動作不斷。
在2025年6月,臺灣還直接把華為、中芯國際等大陸的高科技龍頭企業拉進了出口管制名單,不讓本地公司自由供應給這些大陸企業。
和美國聯手打壓大陸科技的意圖再明顯不過,與此同時,臺灣當局又大張旗鼓搞軍事演習,擺明了就是想和大陸過不去。
這些舉動讓大陸看得清清楚楚,面對臺灣這種“吃飯砸鍋”的行為,大陸沒再留情面。
很快,商務部宣布對漢翔航空、經緯航太、“中山科學研究院”等8家和美國軍工勾結密切的臺企實施稀土出口限制。
大家都知道,這些企業不僅是臺灣所謂“國防自主”的臺面公司,更是在美國軍工供應鏈里有一席之地。
等于說,這步棋直接切斷了臺灣軍工背后的能源和材料來源,給美國方面也出了個大難題。
臺積電雖然不在這次直接制裁名單里,但影響同樣巨大。
全臺最重要的半導體企業,稀土的備貨一旦用完,幾十天后就會面臨停工的風險。
新供應找不來,美國山口的稀土礦產提煉技術落后,遠遠不能補上這一塊。
大陸控制著全球稀土的絕對主導權,這一點沒有任何懸念。
臺股科技板塊當天直接跳水,臺積電股價大跌,其他高科技公司也跟著受波及。
其實早些年大陸之所以愿意給臺灣稀土供應,多少是給兩岸關系留點溫度和空間,可是臺灣當局的舉動步步推進,早把信任玩沒了。
大陸這次是按照法律,堅決維護自身國家安全,商務部強調只要誰在背后搞“臺獨”,搞破壞統一局勢,就要做好承擔后果的準備。
稀土只是第一步,這套組合拳打下來,臺灣任何幻想美日能替自己兜底的想法,也成了泡影。
面對這樣短缺壓力,臺灣經濟部門對外說要尋求美國支援。
可事實證明,美國稀土產業自身難保,根本拉不了臺灣一把,在芯片等高端制造上的優勢也難以持久。
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的工廠早已陷入高成本、低合格率的泥潭,根本不是臺企的出路。
蔡正元的話,如今在島內被越來越多人當作警鐘,稀土的出口管制,不只是經濟反制,更是維護國家統一、遏制“臺獨”勢力的有力手段。
島內清楚,臺灣如果再不認清現實、不思悔改,最終受傷最重的還是自己。
兩岸經濟本就綁在一起,搞對抗、打配合外部勢力,結果吃苦頭的總歸是臺灣自己。大陸這次亮明態度就是要告訴大家,國家統一、領土完整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