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楚禹 萬麗君 通訊員 湛亦聰
編者按
當下,成千上萬新業態勞動者,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城鄉之間。他們被譽為“勤勞的小蜜蜂”,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更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即日起,湖南日報推出“新就業 新希望”專欄,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之中,記錄他們在車輪與腳步中傳遞的民生溫度,挖掘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堅守,展現他們與城市共生長的時代圖景。敬請關注。
7月15日傍晚,長沙市雨花區曉星星課后成長中心熱鬧起來。電動車一輛接一輛駛進院子,頭盔還沒摘,孩子們像小鳥一樣撲進家長懷里?!鞍职郑医裉烊チ藙游飯@,大象的鼻子會噴水!”嘰嘰喳喳的熱鬧氣氛,讓滿身風塵的快遞小哥們卸下疲憊。
“多虧了馬代表,給孩子們找了個好地方!”小哥們異口同聲。他們口中的“好地方”,是長沙市雨花區高橋街道專門為新就業群體開辦的暑期托管班;“馬代表”,則是圓通速遞湖南省長沙市高橋分公司營運部經理馬石光。
今年42歲的馬石光,從一名普通快遞員成長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成立“馬代表工作室”,打造快遞外賣小哥“紅色之家”,為新就業群體代言。
代表一群人
“有話向馬代表說,有事找馬代表幫”——這句印在“馬代表工作室”墻上的話,是雨花區快遞外賣小哥和當地社區居民對馬石光最樸實的信任。
這份信任,源于馬石光22年如一日的敬業。投身快遞行業以來,他累計派送百萬件包裹并實現零投訴,創下單日配送400件的行業紀錄,先后捧回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9年,他成為湖南首位獲長沙市D類人才綠卡的快遞員?!皠e人拿綠卡靠學歷,馬石光靠腳底板。”同事羨慕的話語里,滿是敬佩。
“我代表著一個行業、一個群體,應該為他們積極發聲?!?022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后,馬石光感覺肩上的責任更大。在組織關心指導下,馬石光成立了“馬代表工作室”,多方聽取、廣泛收集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
“馬代表,我和愛人都在送外賣,孩子放暑假沒人管,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2023年夏天,外賣騎手成小小的一句話,讓馬石光輾轉難眠。
在他的奔走呼吁下,2024年7月,由長沙市雨花區總工會指導,高橋街道聯合主辦的長沙市首個“快遞小哥子女暑期托管班”順利開班。
今年,托管班擴容到兩期,增設非遺手作、戶外研學項目,還推出彈性托管服務,與小哥們的倒班時間無縫銜接?!昂⒆佑械胤饺?,我們干活心里踏實多了!”開班當天,一位騎手的話語道出整個群體的心聲。
帶動一群人
“快遞員莫漢鋦把三輪車往路邊一停,卷起褲腿跳進積水,一把把掏出堵在下水口的雜物,積水排除了,道路暢通了,安全隱患也消除了?!?/p>
“社區加裝隔離護欄,外賣員鐘濤二話不說,叫上幾位小哥一起將護欄放穩扶正。”
馬石光手機里的“紅色之家”微信群,常常有這樣的圖文“直播”。外賣員、快遞員也能為城市治理做出貢獻,他很自豪。
在馬石光示范帶動下,高橋街道的黨員先鋒群、志愿服務群人數從幾十名到上百名再到數百名,隊伍不斷壯大。
2022年,快遞員劉宇鄭重遞交入黨申請書,今年已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在高橋街道,像劉宇這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小哥已有十多名。
“街道社區給我們搭把手,我們給街道社區出份力?!比缃?,以“紅色之家”微信群為紐帶,高橋街道常態化聯系數百名騎手、小哥,反電詐宣傳、應急支援,常常一呼百應。
街道社區與騎手小哥雙向奔赴,相互賦能、相得益彰?!拔覀儗⒊掷m深化這一模式,打造新就業群體賦能基層治理的‘雨花品牌’?!庇昊▍^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5月,馬石光勞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在湖南現代物流學院掛牌成立,除了助力培養現代物流人才外,還將吸納更多學生加入志愿服務、愛心幫扶隊伍中來。
影響一群人、帶動一群人、凝聚一群人,“馬石光效應”在新就業群體中疊加、拓展、延伸。
來源:湖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