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科技媒體 Space 昨日(7 月 16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行星系統的誕生過程,且有可能發展成為類似太陽系的存在。
研究團隊分析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 / 亞毫米陣列(ALMA)的 66 個射電望遠鏡數據,并結合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首先觀測到在嬰兒恒星 HOPS-315 附近,塵埃和物質開始凝聚形成行星,這顆恒星距離地球大約 1300 光年。
研究團隊負責人、萊頓大學研究員 Melissa McClure 表示:“我們首次觀測到除太陽系之外,其它恒星周圍開始形成行星的最早期時刻”。該團隊的研究成果于 7 月 16 日(周三)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IT之家注:根據現有天文學理論,冷卻且過度密集的星際氣體和塵埃區域在自身引力下塌縮,形成恒星。在這個過程中,導致出現被稱為“原恒星”的天體,周圍被與其形成相同物質組成的包層所包圍。
這些物質最終被壓扁成一個旋轉的盤,原恒星位于其中心,這個結構被稱為“原行星盤”,而新的行星將從這里形成。
研究團隊在 HOPS-315 的原行星盤中發現了熱礦物凝聚的跡象。特別是,他們檢測到了硅單氧化物,既存在于嬰兒恒星周圍的氣體中,也存在于晶體材料中。這表明在 HOPS-315 周圍的礦物凝聚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