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賓無視國際規則,在南海實施了一系列挑釁行為。
9年前的7月,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作出所謂"裁決",菲方訴求的實質事關中國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也直接涉及海洋劃界。中方在"南海仲裁案"問題上的立場一貫且明確,有關"裁決"是一張非法無效沒有拘束力的廢紙。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該"裁決"影響。
然而,有關國家一再拿非法"裁決"這張廢紙說事,近日,菲律賓外交部還就"南海仲裁案裁決"出臺9年發表聲明。這起"仲裁案"對地區和平穩定和國際海洋秩序帶來的破壞越來越明顯。
"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
錯誤明顯 漏洞百出
大連海事大學17日主辦"2025年海洋治理與發展學術交流會",聚焦"南海仲裁案"。
與會專家學者指出,"南海仲裁案"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缺陷,是打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旗號做違反《公約》的事情。所謂"裁決"錯誤明顯,漏洞百出。
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接受《藍廳觀察》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菲之間的實質性問題是領土爭議,是菲律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通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非法侵占了中國南沙群島的八個島礁,以及由此引發的海洋管轄主張爭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管不了領土爭議,領土爭議不屬于《公約》的調解范圍。"南海仲裁案"沖擊了國際法治,破壞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本身的嚴肅性、完整性。
非法"裁決" 政治操弄成為
南海局勢復雜化的重要誘因
滿紙荒唐的非法"裁決",其背后的政治操弄,成為南海局勢復雜化的重要誘因。
近年來,菲律賓方面頻繁在海上侵權挑釁、制造事端,去年11月菲方出臺所謂"海洋區域法"和"群島海道法",妄圖以國內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決",遭到中方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教授雷筱璐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南海仲裁案"并沒有解決南海當事國之間的爭端,尤其是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爭端。反而在南海給局勢加深了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比如說,一些南海的聲索國的一些行為開始變得越來越具有挑釁性。菲律賓的所有的訴求,背后的真實用意就是為了去占領這些島礁,去固化它的非法占有。
域外國家妄圖攪亂南海
從中謀利
無論是"仲裁庭"的發起還是后續炒作,不難看出,都有域外國家的策劃和操弄,目的就是攪亂南海,從中謀利。一方面,某些域外國家加大在南海的軍事投射,頻頻打"南海牌",另一方面,個別南海當事國甘當域外勢力的馬前卒,給南海和平穩定帶來風險挑戰。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海洋與自然資源法研究所所長周江接受《藍廳觀察》記者采訪時表示,南海的總體形勢是穩定的,但菲律賓不斷地攪動局勢會造成一些擾動。菲律賓把它的南海利益主張和美國的"印太戰略"捆綁在一起,這是菲方主要外交上的策略。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國家海洋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智庫研究員劉晨虹對《藍廳觀察》記者說,美國作為域外國家在背后操縱"南海仲裁案",美國域外勢力的挑戰和干預成為南海和平穩定的主要的威脅。在俄烏沖突和中東沖突的影響下,美國的海空力量相對比較分散,但是其依然保持了在南海的高頻次的軍事活動。
中方同東盟國家加快磋商
爭取盡早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域外一些國家唯恐南海不亂,對此,地區各國看得很清楚。在中國和東盟各國共同努力下,南海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得到有效保障。中方正同東盟國家加快磋商,爭取盡早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教授雷筱璐表示,為什么要制定"南海行為準則"(COC)這樣的規則?不是用來解決當事國之間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的,而是要研究出一種機制或創設出一種地區的規則去預防沖突、管控爭端。
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表示,中方致力于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要順利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必須要排除外部干擾。南海的和平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捍衛,南海爭議由中國和當事方直接通過談判來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