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快檢查自己的手機殼,小心要人命!
2023年7月11日,央視披露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市面上部分價格低廉的手機殼除了外觀時尚、價格實惠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有消費者因為長期接觸使用這些產品,被確診為腎功能衰竭。
人們百思不得其解,手機殼這樣一個精致、美觀的小物件,怎么就變成了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呢?
年銷百萬坑害全國
來自廣東的李女士躺在病床上,整個人都處于震驚狀態,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年紀輕輕,生活作息規律,為何會突發嚴重腎功能衰竭。
醫生拿著檢測報告,神情凝重地告訴她,她體內的血鉛含量是正常人的10倍。鉛?是從哪里來的?醫生像偵探一樣,仔細詢問了她的生活細節,最終將懷疑對象鎖定在她床頭柜里那一堆五顏六色的手機殼上。
李女士是個手機殼收藏愛好者,看到漂亮的款式就忍不住買下來,尤其是那些閃閃發亮、帶有卡通圖案的款式。對她來說,這不過是種小裝飾,換著用圖個新鮮。
她根本沒想到,這個每天握在手里、貼在臉邊的“小配件”,可能正是把她送上病床的罪魁禍首。一個看似無害的興趣愛好,不知不覺中,已經成了貼身的定時炸彈。
很多人會認為,一個手機殼能有多大的危害?別說李女士不信,很多聽到這件事的人都覺得是危言聳聽。但央視的調查結果徹底打破了這種僥幸心理。
在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實驗室中,一場權威檢測正在進行。研究人員從電商平臺購買了20款最暢銷的“爆款”手機殼,也就是大家日??赡苷谑褂玫耐町a品。
檢測結果公布時,所有人都震驚了。20款產品中,有15款未達到安全標準。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一款閃粉材質的手機殼,其鉛含量超標國家標準1550倍。1550倍意味著什么?
你每天拿著它,手掌的溫度和汗水,都在幫助這些重金屬進入你的身體。
杭州王女士兒子的情況也終于找到了答案。她兒子最近總是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到醫院檢查后發現血鉛水平偏高。
而這個孩子最大的習慣,就是喜歡把他的卡通手機殼放在嘴里咬。官方檢測結果,把這些零散的案例串聯成了一條清晰的線索。
毒源追蹤
那么,這些有毒物質究竟從何而來?答案藏在那些位于城鄉結合部、連招牌都沒有的黑作坊里。記者跟隨線索深入調查,現場景象令人作嘔。
地面上堆放的不是正規塑料原料,而是成堆的垃圾。發霉的塑料、廢舊電器外殼,甚至還有從醫院回收的廢棄針管和輸液瓶,全都混雜在一起,散發出刺鼻的酸臭味。
一個作坊老板毫不避諱地對著鏡頭坦言:“正規原料每噸一萬多,用這些垃圾原料,成本能壓縮到三分之一,有時候更低?!?/p>
這些垃圾連最基本的清洗和消毒都沒有,直接被扔進粉碎機。加工出的塑料顆粒顏色混雜、氣味難聞,怎么辦?很簡單。加入工業染料,顏色就變得鮮艷奪目;再添加劣質香精,掩蓋住臭味,就變成了你聞到的那種刺鼻“香味”。
再加入一些熒光粉,夜晚會發光,年輕人覺得新奇。這些有毒混合物就這樣被制成手機殼,每個成本只有三毛五分錢,包裝一下,就成了“9塊9包郵”的熱銷商品。
有人或許會問,這么明目張膽地制造毒物,就沒有人監管嗎?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手機殼這個產品,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至今仍未被列入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3C認證體系。這為黑心商家提供了巨大的灰色空間。
他們深諳消費者心理。在商品頁面上,他們敢于標注“食品級硅膠”、“環保無毒”等字樣,甚至花幾十元就能偽造一份看起來非常專業的“質檢報告”。
消費者一看,有檢測報告,還寫著環保無毒,價格又便宜,哪有不買的理由?
靠著這種信息不對稱和低價策略,這些“毒殼”迅速占領市場,把那些使用正規原料、成本高、售價略高的良心商家擠得毫無生存空間。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就這樣在我們眼前悄然形成。
如何預防
監管體系的完善需要時間,但在那之前,我們普通人該怎么辦?只能自己多留心、多注意。其實方法并不復雜,記住幾個要點,就能避開市面上大部分“毒殼”。
首先就是價格,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老話在這件事上尤為適用。
那些9塊9還包郵的產品,你想想,扣除快遞費和平臺抽成,商家還能賺錢,它的成本能有多高?這類產品基本可以一票否決。數據顯示,價格在20元以上的手機殼,合格率明顯更高。
其次,要靠感官判斷。拿到手機殼后先聞一聞,如果有刺鼻的氣味,或者明顯的人工化學品味道,直接扔掉。顏色過于鮮艷,尤其是大紅大綠、帶有大量閃粉或流沙效果的,重金屬超標的風險較高。
在材質選擇上,建議優先考慮顏色單一、設計簡潔的液態硅膠或TPU材質,這兩種材料是目前公認的相對安全的選擇。
新買的手機殼不要馬上使用,先用清水沖洗一遍,然后放在陽臺通風處晾曬兩三天,讓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揮發掉。
最后,在使用過程中也要留意。如果你的手機殼使用一段時間后開始發黏、掉色,或者在充電、通話時因發熱而散發異味,不要猶豫,這說明它的材質非常不穩定,有害物質正在加速釋放,應立即更換。
結語
這些方法花費不多,卻能有效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畢竟,和身體健康相比,一個手機殼的價格微不足道。別讓你貪圖便宜省下的那幾塊錢,最終變成一張高額的醫療賬單。
信息來源:
1.《快自查!手機殼選不對等于“毒源”在手上 如有這些特征快扔掉》光明網2025-07-11 09: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