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前一陣子想必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天氣的一個炎熱。晚上開視頻的時候,老媽還和我說,就在昨天兩個送外賣的被熱到,送去醫院搶救去了。今年的高溫天氣確實讓人始料未及,而即將到來的三伏天,會不會讓天氣變得更加的炎熱呢?
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開啟。天氣或許會出現反轉,因為今年入伏恰逢臺風“韋帕”生成并逼近華南,同時北方冷空氣蓄勢南下。氣象版圖上,高溫、暴雨、臺風三股力量交織碰撞,覆蓋范圍涉及14個省份。
根據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7月18日至22日,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華北、黃淮、內蒙古中東部和東北地區等地將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四川盆地、內蒙古、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局地可能迎來150-300毫米的大暴雨。
入伏的時候遇上臺風,同時酷暑碰上冷空氣,暴雨大暴雨的到來,這個伏天很不一般。
一、今年入伏臺風“韋帕”將聯手冷空氣
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于7月17日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衛星云圖顯示,這個熱帶系統環流廣闊,拖著數千公里長的西南季風水汽帶,宛如一條巨龍橫臥西太平洋。
臺風路徑預報顯示,“韋帕”將向西北方向移動,預計7月20日前后登陸廣東珠三角或粵西沿海。登陸強度可能達到強臺風級別(14級左右,45米/秒)。
就在臺風撲向華南的同時,一股冷空氣正從中西伯利亞南下。7月18日起,冷暖空氣將在我國中東部地區上演激烈交鋒。氣象部門預計這場降雨將影響14個省份,覆蓋近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
像福建,浙江寧波,在未來幾天,這些地區將經歷從酷暑到暴雨的劇烈轉變。入伏之后,天氣出現冷熱兩極反轉成為可能。
二、入伏天氣為啥會出現異常,冷熱兩極反轉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入伏時間定于7月20日,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三伏天本應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但今年的天氣卻呈現劇烈波動。冷熱兩極反轉的背后,是多重天氣系統的復雜博弈。
從大氣環流看,副熱帶高壓與大陸高壓的“分手”為水汽北上打開了通道。與此同時,臺風“韋帕”成為巨型水泵,將南海和孟加拉灣的水汽源源不斷輸送到內陸地區。
冷空氣的強度也超出往年同期。國家氣候中心分析指出,今年北極渦旋相對活躍,導致冷空氣南下頻率增加。當這股冷空氣遭遇臺風輸送的暖濕氣流,便在華北、東北地區形成持續強降水。
全球氣候變化則是極端天氣頻發的根本原因。
2025年很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這與厄爾尼諾現象的持續影響密切相關。赤道中東太平洋異常偏高的海溫,改變了全球大氣環流模式,導致天氣系統更加不穩定和極端化。
三、如何應對入伏冷熱兩級反轉?
不同地區,做法也不一樣,比如說,如果是在華南沿海地區,這個時候就是注意防臺風,那么在臺風登陸之前,要注意加固門窗,同時準備至少3天的飲用水、食物和常用藥品。臺風過境時避免外出,特別要遠離海岸、河邊、山坡等危險區域。
北方多雨區,在這個時候,要注意防洪防澇強降雨期間避免前往地下通道、下凹式立交橋等低洼區域。
中東部地區,做好防暑降溫的一個工作,及時補充水分,如果出現頭暈、抽搐等中暑癥狀立即降溫并就醫,熱射病死亡率高達20-70%。一定要注意。
隨著臺風“韋帕”登陸和冷空氣南下,7月下旬天氣格局將發生重大轉折。華南地區在經歷短暫酷熱后(臺風登陸前受下沉氣流影響),將迎來明顯降溫降雨。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迎來短暫高溫緩解,但8月初仍可能出現42℃左右的極端高溫。華北、東北地區在經歷強降雨后濕度增加,“桑拿天”體感可能更加明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