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時,天剛蒙蒙亮,中交上航局235國道改造項目諸暨段的路基上已經響起了機械的轟鳴聲,隨著項目建設的深入推進,沿線車流日益增多,加之持續高溫天氣,安全生產壓力倍增……當前,項目部全面推行“抓早晚、歇正午”的彈性作息,安全員李文暉緊了緊安全帽的系帶,當天的第一個任務是巡查K9+720處的高邊坡防護作業。這個路段已經實現半幅通車,路面瀝青的縫隙中的露水已經開始蒸發,他的安全背心也因為汗水也緊緊貼在背后。
早高峰,氣溫升到38攝氏度。“老張,安全帶再往上掛一掛!”看到正在邊坡上作業的工人安全帶系掛位置不夠高,李文暉趕緊舉起喇叭喊道。這個五十多歲的老工人憨厚地笑了笑,立即調整好了掛點。突然,一陣刺耳的剎車聲從后方傳來——一輛載滿貨物的貨車在施工警示牌前急剎,距離作業區僅剩不到十五米,看到這一幕,李文暉趕緊跑到通車一側,吹響口哨指揮貨車后方車輛減速慢行繞道,防止發生追尾事故。原來是改道段擺放的路錐和標志牌被昨夜的暴雨沖刷得線型變動、傾倒占道。他立即用對講機呼叫交通協管組:“K9+600處需要臨時封閉最外側車道,馬上清理占道標志牌,加固路錐并調整線型!”同時指揮老張他們暫停作業撤到安全區。十分鐘過后,標志牌加固,路錐加固和線型調整工作完成并開放臨時封閉的車道,指揮貨車及后方車輛有條不紊的通過,緊繃的神經松弛了下來,此時他的工作服已經濕透。
下午2時,氣溫逼近40攝氏度,烏云開始聚攏,工人休息區內,一場暴雨前的班前會上,李文暉用遙控器打開空調,特意把這個驚險瞬間編成了案例分享,“大家別嫌我啰嗦”,他掏出包里的藿香正氣水分給大家,“這天氣,可別中暑了……項目部給我們可都是極品裝備。”話沒說完,班組的小王就亮出手中的鹽汽水和清涼油接茬道:“有李工保護我們,天天都有清涼,出門還怕什么天然‘桑拿’?”引得大家笑出聲。
下午3時30分,電閃雷鳴間,安全巡檢車上,李文暉望著山頭上成團的烏云,用對講機給交通協管隊伍喊道:“暴雨馬上到,一定要再次確認導改安全標識牌和路錐是否牢固可靠,要保障晚高峰的安全暢通。”然后駛進了雨幕當中,開啟下一輪巡查。
項目部以“保通車、零事故”為目標,嚴格落實夏季高溫、汛期施工專項安全工作方案,通過科學調度、精準防控、人文關懷等舉措,織密安全防護網,為項目收官沖刺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