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海軍徹底攤牌了,下一艘福特級航母“肯尼迪”號要延期整整兩年,直到2027年3月才能交付。原本這艘航母應該在今年就入列的,現在一拖再拖,不僅自己沒到位,還直接帶崩了整個美軍的航母編隊。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按照計劃,“尼米茲”號航母將在2026年5月退役。如果“肯尼迪”號不能及時補位,美國航母數量將在2026年短暫降到10艘。別看只少了一艘,對美軍來說,這是實打實的作戰能力縮水。美國的航母打擊群,一直是它在全球耀武揚威的底氣之一。一旦數量下降,對它全球部署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
更嚴重的是,這并不是一艘航母的問題,而是“全線暴雷”。接下來這幾個項目,你聽完就知道美國海軍到底多慘。首先,美軍的“企業”號航母,也延期了。原計劃2029年9月交付,現在直接拖到2030年7月。而它早在2023年的計劃中,就已經從2028年延后過一次了。一艘航母兩次推遲,而且每次都是以年為單位,這進度,說它“慢如蝸?!倍枷涌鋸垺?br/>
其次,美國的兩棲攻擊艦,所謂的“閃電航母”,同樣一波三折。布甘維爾號從今年又延到了2026年,費盧杰號也從2029年延到2030年。這些艦艇都是為F-35B艦載機準備的平臺,本來是給海軍陸戰隊撐門面的,現在一樣掉鏈子。
而在艦載機方面更讓人哭笑不得。美國空軍的F-47項目拿到了35億美元預算,海軍急需的第六代艦載機F/A-XX只拿到7400萬美元。你沒聽錯,不是7.4億,是7400萬。這就是美軍的重點傾斜方向: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是賭空軍,放棄海軍。海軍以后想靠新航母、新戰機出頭?那就只能靠自己等,慢慢熬。
那這對全球格局意味著什么?最直接的影響,是美國的海軍力量出現了一個“真空期”。至少在未來一年,航母數量從11艘降到10艘,還是“質量+數量”一起跌?!翱夏岬稀碧栆辉傺悠?,“企業”號建造困難,“尼米茲”號馬上退役,剩下的航母都老了。再碰上維護計劃、部署周期,美軍哪還有精力在全球“強出頭”?
而這也意味著,臺當局可以徹底死了那條,期待美國“保衛”臺島的心了。大家都知道,如果真有緊急狀況,美軍要快速介入,最有效的就是航母戰斗群和艦載機。然而現在,航母項目拖延、艦載機沒更新,F-35C的問題也還沒解決,根本沒有多少可用的新銳裝備。特朗普政府又把重心放在本土安全、網絡戰、太空戰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顯然是不準備為臺海打一場硬仗了。
未來一年,美軍海上力量的實戰能力可能會大幅下降,不僅在臺海,哪怕是全球熱點地區,都可能會“有心無力”。這一場“暴雷”,不只是航母工程的延期,更是一整套海軍戰略的全面崩盤。接下來,美軍想恢復元氣,恐怕得花上不止三五年時間。問題是,到那時,世界還會等它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