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2年,一德國媒體曾發表過一篇堪稱驚世駭俗的社論。
其文章中字里行間透著一股急迫感,高聲呼吁德國政界必須無條件站在美國這邊,哪怕美國對德國做了再多不地道的事,也“比中國好”!
這家德媒憑什么如此語出驚人?此前選擇了迎合美西方的德國政界,給德國帶來了怎樣的麻煩?
德媒語出驚人
2022年4月,德國主流老牌媒體《每日鏡報》發表社論,呼吁德國政界應該“立即向美國投誠”。
其社論文章中著重強調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與“俄羅斯威脅論”,呼吁德國政界不應該為了經濟利益而拒絕選邊站,而是要堅定站在美國陣營!
要知道在《每日鏡報》發文之前,德國就因北溪管道項目暫停而背上了一筆沉重的經濟賬。
連溫飽都快要因為迎合美國而顧不上了,《每日鏡報》這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嗎?
其實只要了解一下《每日鏡報》的出身,便可恍然大悟了。
1945年二戰結束后,德國被盟軍占領,《每日鏡報》就是當時由美國占領軍給的執照辦起來的。
再說直白一點,這家媒體從一開始就帶著“政治任務”,即宣傳西方那套民主理念,跟蘇聯對著干。
冷戰期間,東西方陣營劍拔弩張,《每日鏡報》更是沖在前面,天天喊著意識形態對立,成了美國價值觀在歐洲的傳聲筒。
至1999年,這報紙又跟《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搞起了交叉持股。
資本這種東西向來是有黏性的,綁在一起后,該媒體親美的論調就更濃了。
說美國好話、跟著美國的節奏走,是《每日鏡報》從出生開始就帶著的任務。
也難怪德國被美國坑慘了還要幫美國說話,原來這個德媒壓根就是“買辦媒體”。
至于德國政壇有沒有回應其呼吁暫且不知,但事實已經表明,德國在過去幾年確實在迎合美國。
迎合美國,得到了一地雞毛
2022年2月,時任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聯議院公開宣講,直言俄烏沖突是“歷史的分水嶺”,并宣布德國進入“時代轉折階段”。
此后,朔爾茨政府緊跟美西方盟友步伐,開始了一系列強化德美關系的舉措。
同年2月下旬,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被迅速叫停,并大幅削減俄羅斯能源進口,取而代之的,則是從美國高價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
此外,德國還凍結了俄央行資產,并要求德企供應鏈“去俄化”。
在軍事上,其高調插手俄烏沖突,逐年提高軍費并對烏援助“豹-2”主戰坦克等重型武器。
可是如此迎合美國給德國帶來了什么呢?只有一地雞毛。
因為能源成本飆升,化工、鋼鐵等能源密集型產業成本激增。
2023年,德國工業產值下降4.3%,巴斯夫、西門子等老牌德國企業將產能轉移至海外,僅2023年就有240億歐元資產流向了美國。
隨之而來的,便是就業崗位驟減以及一系列結構性問題。
這些問題直接推動德國通脹率在2022年達到7.9%,創下1951年以來新高。
2023年,德國GDP萎縮0.1%,成為歐元區唯一負增長的國家,德國民眾日常能源支出也暴增至3000歐元/年!
為配合美國,朔爾茨政府連德國的老主顧中國都不放過。
此前,前總理默克爾力推中德經貿合作,2021年雙邊貿易額沖到了2450億歐元,創下中德貿易歷史新高。
2022年末,德國政府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競爭對手”,并計劃限制對華投資擔保額度;至2024年,又要求德國電信運營商移除中國5G設備。
雖然后來因為經濟壓力,德國暫緩了這些政策的實施,但這已經導致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同比下降了12%。
一系列迎合美國的舉措沒有讓德國得利,反而持續讓德國放血,德國政界和民眾再也沒有耐心了。
最終,朔爾茨領導的執政聯盟因分裂而垮臺,面對選擇黨(AfD)領導人魏德爾在公開場合的一系列指控,他被駁斥得啞口無言。
不僅失去了寶貴的經濟產業,還逐漸失去了外交自主性。
今年慕安會上,萬斯“怒斥群臣”并越過歐盟找俄羅斯談判,使得德國在歐盟中的領導地位受到了質疑。
事實已經證明,德國配合美國并不能成為國際博弈的參與者,也不是受益者,而是工具。美國留給德國的,只有一地的雞毛。
美國價值觀,正在出問題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每日鏡報》的逆天社論,說到底還是老一套的西方中心主義和美國價值觀。
至于這背后的,則是美西方對自己霸權地位動搖的焦慮。
可“價值觀外交”的慣性太大,很多美國盟友腦子里還是老一套,但結果往往都是德國這般下場。
美國也善于利用這種焦慮,天天像給歐洲灌迷魂湯似的鼓吹“中俄”威脅論,必須要聯手打壓。
等到歐洲國家回過味來,也已經晚了。
德媒《每日鏡報》的社論,結合德國的實際情況,反而更加凸顯出了美國價值觀的問題。
只要對手強大,便是威脅,只要自身焦慮,便需對抗。風風火火跟著美國制裁這個那個,到頭來被人賣了還在幫著數錢。
德國的糾結與困境,其實就是整個歐洲的縮影。
一邊離不開美國的安全保護,一邊又舍不得中國的市場紅利;一邊抱著老掉牙的意識形態對抗不放,一邊又不得不面對多極世界的現實。
可是跟著別人走永遠都得不到安全感,只有打破非黑即白的冷戰思維,找到自己的節奏,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也許哪天歐洲真能想明白,但這一天,至少還不是今天。
信息來源:
參考消息 2025-01-12 德媒:“GDP5%”意味德國防預算要增加上千億歐元 “只有靠借債”
環球網 2022-11-24 德經濟部長聲稱要給對華投資設限,專家:與市場原則及經濟全球化相悖
觀察者網 2022-04-22 德媒語出驚人:哪怕美國再壞也比中國好!網友評論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