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人頂著七月酷暑逃難時連口水都喝不上,蘇韋達的炮火背后是土以兩國的軍事博弈。
7月13日德魯茲民兵與貝都因武裝交火只是序幕,14日以色列F-16炸毀敘利亞坦克群,土耳其軍用大巴直接開進戰區運兵,代理人戰爭徹底撕下偽裝。
中東棋盤上,平民終究是代價最高的棋子。
這次土耳其連國旗都懶得摘。
4500輛坦克壓境,6萬精銳從伊拉克邊境急調敘利亞,F-16部署到離以色列眼皮最近的基地。
埃爾多安恢復奧斯曼榮光的野心寫在裝甲履帶上了。
以色列更狠,情報確認到導彈發射全程壓縮在十分鐘內,專炸行進中的油料車和指揮車。
雙方軍力亮得太直白,德魯茲和貝都因的百年水源恩怨徹底淪為工具。
焦點全在戈蘭高地南麓那條咽喉要道。
以色列死守德魯茲控制區不是發善心,那地方卡著伊朗武器運往真主黨的必經之路。
土耳其扶持朱拉尼政府更不是搞慈善,六個精銳師帶著移動醫療站和火箭炮搶地盤,表面維護秩序實則擴張勢力范圍。
諷刺的是,朱拉尼前腳在阿塞拜疆談“新奧斯曼抵抗之弧”,后腳就被曝和以色列密談戈蘭高地交易。
平民在雙重碾壓下最窒息。
紅新月會數據里那150個傷亡數字背后,是安全通道擠塌的逃難隊伍,是二十年最旱季里被炮火封鎖的水源地。
土耳其大巴運的是全副武裝的士兵,難民車上連瓶裝水都搶不到。
德魯茲民兵拿AK對抗坦克的畫面在社媒瘋傳,政客們卻忙著在談判桌劃分勢力范圍。
看看蘇韋達市郊炸成廢鐵的T-62坦克殘骸。
旁邊躺著穿破舊軍服的年輕人,至死分不清是德魯茲還是貝都因。
炮火覆蓋的地圖上,政客用紅藍鉛筆畫的進攻箭頭底下,永遠壓著曬脫水的嬰兒和咳黑灰的老人。
代理人戰爭打的都是國家算盤,埋單的永遠是取水路上踩到地雷的平民。
大國博弈里哪有什么贏家。
埃爾多安的裝甲洪流再洶涌,擋不住以色列十分鐘完成打擊的電子戰系統;以色列的精準空襲再厲害,撲不滅蘇韋達四十度高溫里蔓延的難民瘟疫。
倒是朱拉尼這類軍閥最懂生存,今天賣戈蘭高地的情報,明天收土耳其的坦克,平民血淚不過是他談判桌上的籌碼。
那些在議會上揮拳怒吼的政客永遠不會懂。
烈日下推嬰兒車的老婦人,踩著滾燙沙地找水的少年,他們才不在乎什么奧斯曼帝國復興或反伊朗防線。
硝煙散盡后,政客慶功宴的香檳瓶塞飛到天上,落地時又變成蘇韋達干旱農田里插著的未爆彈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