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夏季聯賽這幾天打得是真熱鬧,開拓者和火箭這場球,一開始誰都沒想到最后能拉開十九分這種差距,畢竟前三節僵持得讓人撓頭,比分一直咬得死死的,結果末節風云突變,開拓者直接起飛,這場面說起來有點像老江湖等新秀犯錯,等到關鍵時刻突然發力把局面一波帶走,真應了那句“細節見真章;不過球迷們聊得最歡的,其實不是這場大勝本身,而是場上有位中國小將,20歲的楊瀚森在賽場上的表現,硬生生把“全能型內線這標簽貼得明明白白,他的存在感,甚至讓人開始琢磨,開拓者未來十年是不是都不愁內線了
細看全場,楊瀚森的數據其實并不炸裂,7投3中拿了8分,還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刷分怪,但你要說沒存在感,那絕對是沒看比賽——8個籃板、3次蓋帽、全隊最高的5次助攻,這三項他都是隊內第一,甚至連正負值也+19掛在第一檔,這可不是靠“垃圾時間刷爆的假數據,整場下來你會發現,只要他在場,開拓者攻防都順了不少,尤其是第四節火箭突然集體斷電,開拓者趁勢打出35-18的單節高潮,把分差直接甩開,楊瀚森在這波里不僅防住了火箭內線,幾個關鍵籃板和策應球,看得出來教練組是真敢用他,也信任他在場上的判斷
這場球后,網上對楊瀚森的討論直接起飛,有球迷直接在評論區開懟,之前質疑他的人現在該服了吧,之前說CBA都統治不了的,結果NBA夏聯打成這樣,臉是不是有點疼,當然球迷情緒歸情緒,咱們還是得冷靜拆一下,楊瀚森的優勢和短板都挺鮮明,首先他的傳球能力確實超出絕大多數內線,開拓者隊友樂福首開紀錄的那球,就是楊瀚森一手策應,場上大局觀和球商明顯不止20歲這檔次,很多時候內線球員拿球就慌,他反倒能等隊友空切,甚至主動為外線拉開空間,這點在現今NBA里太吃香了,不過也別捧殺,進攻端他終結手感還沒完全打開,7投3中雖然效率一般,但幾次出手都很扎實,顯然不是那種光靠身體打球的球員,基本功和出手選擇都在線,這點值得點贊
防守端其實更讓人放心,3次蓋帽不算夸張,關鍵是補防和籃下的協防意識很到位,經常能在火箭外線突進后及時補上,幾次硬生生斷了對方勢頭,說他是“內線守護神也不過分,當然籃板球方面還有提升空間,有些對抗強度大的球還是會吃虧,但已經比很多同齡人成熟不少,至少不是那種防守端靠運氣的類型,說到底,能防、能攻、還能串聯,這類球員在哪支球隊都算香餑餑,開拓者能撿到這樣一位新星,難怪球迷們要笑出聲
當然,網上也有不少理智聲音,不少人提醒,夏季聯賽畢竟只是熱身性質,強度和NBA常規賽、季后賽還是有差距,楊瀚森的表現確實亮眼,但要說“十年無憂還為時尚早,一方面,他的身體對抗和移動能力在更高強度下能否吃得消,是個問題,另一方面,開拓者本身就是重建隊,年輕球員多,機會大,但也意味著磨合和成長都得摸著石頭過河,楊瀚森能否適應NBA更復雜的防守體系、面對頂級內線時還能否自如發揮,這些都得打個問號,不過就目前來看,他拿出的東西,確實足夠讓人期待
回到比賽本身,開拓者這一波下半場提速,把火箭打得措手不及,說到底還是團隊配合和輪轉做得好,楊瀚森在其中的角色,一看是戰術支點,二看是攻防轉換中的潤滑劑,這種打球方式其實很像早年博古特在勇士,或者更早姚明在火箭的某些回合,不過楊瀚森還帶點“新式內線的靈活和機動,看得出來球隊也在給他量身定做一些戰術,畢竟現在的NBA,誰還不想撿個能傳球的高個子,省心省力還帶動全隊
最后,爭議也好,點贊也罷,楊瀚森這場球確實給了大家驚喜,他用數據和場上細節把自己送進了主流視野,也讓開拓者球迷終于有了點“未來可期的底氣,當然別忘了,NBA的殘酷就在于一夜成名容易,持續輸出才是真本事,楊瀚森要想在這里站穩腳跟,還得把每場球當成新起點,繼續打磨自己的技術和身體,爭取早日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拼圖,這樣一來,開拓者的內線難題或許真有望被他破解,至于能到什么高度,還得看他自己能走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