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琥珀》中的蔣嶠西在奧數預選賽中是滿分,獲得了國家隊入場券,并且還有名校保送資格,17歲的年紀,簡直就是我們家家戶戶都垂涎三尺的“別人家的孩子”,關鍵這孩子也沒什么缺點,不單只是數學學科天賦存在。
蔣嶠西的母親梁虹飛帶來的壓迫感很強,她因為長子蔣夢初的早逝產生極大的心理陰影,或者這種情況還有一種選擇是對蔣嶠西非常珍視愛護,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情感,但是在蔣家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他們始終讓蔣嶠西生活在死去的哥哥的陰影之下。
以為蔣夢初是數學天才,在奧數上有天賦,說自己要上清北,所以蔣嶠西必須也是這樣的,要幫助13歲的蔣夢初完成這些沒有實現的事情,要讓父母覺得孩子的意外身亡好像沒那么痛,他們的確給了蔣嶠西相對富足的物質生活,但家庭氣氛真的很糟糕。
蔣嶠西不是永遠長不大,他在成長過程中其實是非常壓抑的,他始終要去為了一個不屬于自己夢想的目標努力,做得再好得到的也不是母親對他本身的認可,只是在彌補遺憾而已。
蔣嶠西放棄了奧數,既然入選國家隊是母親的要求,在達到這個要求之后,蔣嶠西就攤牌了,說自己希望僅僅作為蔣嶠西這個獨立的人而去生活,不是蔣夢初的替代品。
當然我們也會覺得放棄保送,放棄國際比賽,挺傻的,既然有這個能力為什么不試試呢,為什么要放棄呢,是不是太任性了,如果繼續這樣走,未來的成就或者可以獲得的資源難道不是更好,更有資本早點擺脫家庭的壓迫性?
蔣嶠西知道母親在用權力施壓,讓他不得不聽話,但是他也終于對父親說了自己想說的,多年以來父親面對家庭矛盾都是隱身人,從不把自己卷入風暴中,總是置身事外,但蔣嶠西希望父親哪怕只有一次,也為自己做一次正確的事,不要讓母親對林家公權私用。
蔣夢初的死是意外,父母都有陰影,但是這個陰影持續影響著第二個孩子,這些陰影跟蔣嶠西有什么關系呢?他是作為替身而來的嗎?這很不公平,況且梁虹飛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確實很極端,這種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蔣家盡管富足,但家庭關系很不和諧,這也是事實。
蔣嶠西的反抗有些極端,或許可以更理智一些吧,但我們有什么權力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對于他來說,什么是最好的人生呢?奧賽金牌或清北也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