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對岸“漢光41號”演習正式拉開帷幕。
據新聞報道,在這場被對岸自詡為“史上最長”的軍事演習中,舷號為CG609的安平級萬里艦卸下“和平偽裝”,公然與對岸海上作戰力量展開聯合演練,并重點進行了加裝雄風反艦導彈的實操訓練。
從相關媒體曝光的畫面可以清晰看到,萬里艦的中部發射平臺呈現出混裝狀態,同時搭載了兩種不同型號的反艦導彈:彈箱體積相對較小的雄風2型和彈箱體積相對較大的雄風3型反艦導彈。
(臺媒曝出的導彈上艦圖片)
萬里艦和海巡署背后的腌臜陰謀
萬里艦是安平級巡防艦序列中的第七艘巡航艦。它以沱江級平臺為設計藍本打造,屬于巡邏船只類別。
該艦排水量達700噸級,按照規劃將建造12艘,而按照每艘巡邏船可以攜帶16枚雄風3導彈計算的話,12條快船可以滿載192枚雄風3導彈。
目前,萬里艦隸屬于島內所謂的“海巡署”機構。
(萬里艦隸屬于海巡署)
依據現有相關資料,島內所謂的“海巡署”,主要負責查緝走私貨物與毒品、追捕犯罪逃亡人員、打擊偷渡行為等治安事務。
從職能性質來看,它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韓國海洋警察以及香港警隊水警等單位較為相似,主要承擔海上治安維護及一般性執法任務,并不具備軍事作戰單位的屬性。
正因如此,在探討島內當前武裝力量構成時,不少人往往會不經意間將“海巡署”遺漏在外。
(萬里艦就隸屬于海巡署)
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巡署”的前身之一,就是島內臭名昭著的“海岸巡防司令部”,這個單位屬于正兒八經的軍事機構。
而且,這還沒完,“海岸巡防司令部”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曾讓島內居民聞風喪膽,先后制造了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云林縣蘇東啟案等多起恐怖事件的軍事特務機構“警備總司令部”。
(海巡署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光復后建立的警備總司令部)
基于這樣的歷史淵源不難看出,該機構本來就和島內武裝、情報系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再加上該單位至今仍然借調大量“現役軍人”長期任職。
所以“海巡署”這個機構絕對不僅僅是警察單位這樣一般單純,它從一開始就是對岸當局“以武謀獨”棋局中的一枚隱秘棋子。
一方面,“海巡署”雖然前身隸屬于“軍隊”系統,但現在畢竟不屬于軍事機構,對岸當局完全可以利用它的這種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軍事和民事的界限,降低國際社會對它的關注和譴責。
另一方面,“海巡署”的軍事化作風,又能夠被派到關鍵區域去執行一些偵察大陸海上動態、干擾大陸正常的海上執法活動等,為對岸當局提供情報支持和戰略掩護的敏感任務。
(海巡署至今都是軍不軍,警不警,民不民的三不屬性)
甚至,“海巡署”還可以與自己的老東家(也就是“軍隊”)進行協同作戰演練,提高對岸當局在海上的整體作戰能力,為他們的丑惡野心未雨綢繆。
就比如他們之所以建造安平級巡防艦,除了平時用來巡邏執法,做做日常的海上管理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戰時和老東家通力合作,幫助老東家擴充發射平臺數量、提升火力密度,進而增強整體作戰效能。
這一點,從他們主要工作是海上巡邏執法,卻能攜帶導彈發射的屬性,就能看得真切。一旦處于戰爭狀態,該船只就將化身為徹頭徹尾的戰爭機器,成為對岸當局妄圖“以武拒統”的急先鋒。
(海巡署)
被吹上天的雄風
尤其是海巡署裝備的雄風導彈,更是被島內吹噓得神乎其神。
但問題是,雄風導彈真的有這么厲害嗎?其實這系列導彈技術源頭多依賴外部,且性能在國際同類反艦導彈中并無突出優勢。在現代化海戰體系面前,這種所謂的“殺手锏”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雄風2導彈)
這當中,雄風2型導彈射程相對較近,在技術不斷迭代后雖有一定改進,但整體性能依舊處于較為落后的水平。
據網上資料顯示,雄風2型采用GPS輔助的慣性導航系統制導,但只能使用在戰時易被干擾的GPS民碼信號,它的精確打擊能力或許只能用“打到哪算哪”的“隨緣”二字形容。
(雄風2導彈發射)
而雄風3型導彈,作為對岸當局重點發展的反艦利器,被島內部分勢力吹噓為“專打航空母艦的海軍第一殺手”。
然而,軍事專家指出,雄風3導彈所采用的液體燃料沖壓發動機技術,追本溯源,其實是源自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ALVRJ試驗彈,已經相當過時。
(雄風3可以車載發射)
而且這款導彈,還采用了傳統的沖壓發動機與外置助推器相組合的動力方式,并非更為先進的固體火箭/沖壓一體化動力裝置。
鑒于此,該導彈在飛行性能方面并沒有卓越之處。
同時,雄風3在制導系統方面,全盤繼承了雄風2的相關缺陷,打擊性能更是只能用乏善可陳四個字來形容。
(雄風3發射畫面)
考慮到現代航母戰斗群擁有完善的防空、反導和電子戰體系,島內當局僅憑雄風3和雄風2,以及幾艘軍不軍、警不警的“海巡署”巡邏船,就想要突破重重防線,威脅中國大陸的航母,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雄風3導彈發射)
結語
2025年7月9日,商務部突然發布一則重磅公告:決定對向對岸8家企業實施兩用物項出口的全面禁令。在被列入禁令名單的八家企業中,龍德造船企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該企業雖打著民營企業的幌子,實則是一家軍用造船廠,主要負責為對岸生產軍用巡邏艇、攔截艇等裝備的工作。
從這一舉措不難看出,大陸早已對島內當局企圖利用“海巡署”擴張勢力、制造事端的野心洞若觀火。他們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終究不過是黃粱一夢,注定無法得逞。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盤點臺灣恐怖監聽機構:“國安局”為“太上皇”》
2、環球時報《史上最長“漢光”被批作秀》
3、央視新聞《國防部:“臺獨”武裝擺練 純屬吹哨壯膽、搞心理安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