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大樓外,被解雇的官員們含淚相擁道別。剛與我國外交部長王毅會面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返回美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矛頭對準國務院機構,讓大量反華人員和技術人員成群下崗。
據觀察者網7月15日報道,拜登時期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副主任亨麗埃塔·萊文面對《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抱怨稱,盡管魯比奧宣稱中國是他的“首要任務”,但人們看到,美國國務院裁撤一些最關鍵事務的團隊,實在令人非常費解。
從時間線上來看,就在魯比奧結束首次亞洲之行、參加完東盟外長會議回國后第三天,美國國務院啟動了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重組行動。
1350多名本土員工收到解雇通知,加上自愿離職者,裁員總數達3000人,占國務院本土員工近六分之一。當離職員工在國務院大樓外擁抱痛哭的畫面登上《紐約郵報》時,裁員的刀鋒首先揮向了“涉華事務的核心團隊”。
這場重組風暴并非臨時起意。早在今年4月22日,魯比奧就宣布將對美國國務院進行“全面重組”,聲稱要解決該機構“機構臃腫、官僚主義嚴重”的積弊。
當時魯比奧在社交平臺上高調宣稱:“這一天到來了。在總統的領導和他的指導下,美國正在改變國務院持續數十年的臃腫和官僚主義。”
根據最初計劃,美國務院將關閉132個辦事機構,將機構數量從734個減少到602個,并在美國境內削減約15%的員工。
魯比奧當時直言不諱地批評國務院內部的“極端意識形態者和官僚主義分子”忙于推進自己的議程,與總統的議程相沖突。他指責國務院“壓制創造力,缺乏問責制度,有時甚至公然損害美國利益”。
三個月后,這把大刀終于落下。7月11日啟動的重組行動,不僅精簡了1300多名人員,還整合了多個關鍵辦公室。
受影響的不只是對華部門,還包括負責全球婦女問題、美國軟實力倡議的外交官,以及負責化學武器政策和多邊核外交的專業人員。
最具戲劇性的是,魯比奧一面宣稱中國是“首要任務”,一面卻裁撤了對華事務的核心部門。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局下屬的多邊事務辦公室首當其沖,這個辦公室原本負責管理美國與東盟成員國的交往,并協調針對中國在南海地區行動的外交應對。
同樣被裁撤的還有南亞與中亞事務局下屬的安全與跨國事務辦公室。該部門不僅處理數億美元的對外援助項目,還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涉及的技術與安全問題上具備專業能力。
最令人費解的是科技人才的流失。包括一名量子物理學博士在內的兩名量子技術專家,以及三名人工智能專家被解雇。網絡空間與數字政策局中負責協調美國與伙伴國合作、阻礙中國在AI、5G及全球數據政策領域占據優勢的團隊,成員也多數被裁。
人們注意到,王毅外長此前向魯比奧特別指出,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這是對魯比奧這類對華鷹派的委婉告誡。盡管魯比奧并非真的痛改前非,但他裁撤美國國務院機構的行為,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