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董鑫
農村公路是我國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
7月21日,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4年底,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464萬公里,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農村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成為歷史。”劉偉說。
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要求的“四好農村路”,提出已超過十年。這些年農村公路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發布會上,劉偉用三句話進行了概括。
“路更好走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固定資產投資超過4.9萬億元、投入養護資金超過1.2萬億元。
現在,全國3萬多個鄉鎮、50多萬個建制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農村公路等級路比例達97.3%、優良中等路率達94.8%。
小汽車開進了鄉村“最后一公里”,讓農民群眾外出務工、返鄉探親更加舒適便捷,也讓鄉村游、自駕游成為了更多人休閑度假的首選。
“農村更美了。”
深化“美麗農村路”建設,涌現出一大批的“旅游打卡點”。比如,山西的黃河、長城、太行這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就連通了5630個村莊,串起了三晉風光,讓“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農村公路有效促進了城鄉間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雙向流動,改變了農村面貌,有效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農民更富了。”
大力發展“農村公路+”模式,著力打造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訂單農業、直播電商等新業態蓬勃興起,農民群眾沿路開起了農家樂、采摘園、特色民宿,富了一方百姓、促了一域發展。交通運輸還積極實施以工代賑,開發農村公路管護就業崗位,讓農民群眾就地就業增收。
△游客在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路邊欣賞玉麥鄉美景
劉偉表示,下一步將組織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推動路網質量、安全水平、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務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