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契約化的信任,如同沙灘上城堡,在市場的驚濤駭浪與個體利益沖突面前,終究脆弱不堪。
撰文丨周隆斌
近日,退出公眾視野許久的史玉柱因為欠債被推到了鎂光燈下。這個名字再度出現,令人不禁唏噓:30年前,史玉柱就在還債,30年后,怎么還在還債的路上?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史玉柱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上世紀90年代初,白手起家的史玉柱是很多年輕人的商業偶像。1992年,有媒體在北上廣等城市向上萬名年輕人發放問卷調查,其中一項問題是“寫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排第一,史玉柱緊隨其后。
誰曾想,僅僅5年后,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就被爛尾的巨人大廈拖入深淵。無數媒體對其口誅筆伐,以后視鏡的角度,討論史玉柱和巨人集團發展歷程中的種種失誤。
失敗者的悲情,有時比成功更動人,許多年輕人致信史玉柱,希望他東山再起。一個浙江大學的學生在信中說:“你要不站起來,就傷害了我們這代人的感情。”
年輕人的來信只能給予史玉柱心靈上的慰藉,關鍵時刻,泰山會成員,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等人伸出援手,借給了史玉柱50萬元。
說起泰山會可是大有來頭,它曾是中國頂級企業家俱樂部,規模范圍小、進入門檻高,只接納業內頂級CEO,例如聯想總裁柳傳志、復星集團創始人郭廣昌,史玉柱也是泰山會中的一員。在泰山會頂峰時期,16位會員掌控著超過2萬億元的龐大資產。
只是沒想到,盧志強這份50萬元的人情,史玉柱以后要在人生中,用十幾億元甚至大半輩子來償還。
01
1982年,史玉柱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畢業后,又進入深圳大學繼續深造,研究生期間讀軟科學管理,成為那個時代少有的高學歷人才。畢業后,他被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
在深圳大學的3年,史玉柱被深圳的創業風潮深深吸引,統計局枯燥的工作很快讓史玉柱失去興趣。辭職后的史玉柱帶著自研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統,再次回到深圳。囊中羞澀的史玉柱說服《計算機世界》雜志延期支付廣告費。憑借著M-6401優異的性能,史玉柱僅用4個月時間就賺到了人生第一個百萬元。
史玉柱切身感受到中國軟件行業的潛力后,一頭扎進了軟件研發中。在學生公寓中,史玉柱連續花了150個日夜,研發出了M-6402文字處理軟件系列產品。
很快,史玉柱帶著新軟件來到珠海,創立巨人新技術公司。史玉柱希望公司能夠成為中國的IBM,東方的巨人。短短兩年后,巨人就成為了中國電腦行業的領軍企業。
當時,巨人資產規模過億,流動資金約數百萬元。史玉柱希望建一座18層的自用辦公樓。一位當地領導來巨人視察時,看到了巨人大廈的建筑工地,隨口一提:“這座樓的位置很好,為什么不蓋高一點?”再加上廣州要蓋一座全國最高的樓,定在63層,有人就建議史玉柱在珠海建一座全國最高樓。
外界的推波助瀾,往往會使人失去理性。一來二去,巨人大廈的規劃加高至78層。所需的資金從2億元驟增至12億元,工期由2年延長至6年。
彼時,恰逢西方國家向中國出口計算機的禁令失效,IBM、惠普等國際巨頭相繼開辟中國市場。感受到主業受到挑戰后,史玉柱于是提出巨人“二次創業”目標,進軍保健品和藥品產業。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下,腦黃金、巨不肥等保健品迅速在全國鋪開。
與許多盲目多元化的企業一樣,巨人集團很快便陷入主業荒廢、管理混亂、現金流緊張等多重危機中。巨人大廈此時像一只吞金巨獸,不斷消耗著巨人集團寶貴的現金流。史玉柱拆西墻補東墻,用公司其他業務的流動資金填補造樓的空缺,最終捉襟見肘,引發全面財務危機。
以往,史玉柱以零負債為榮,以不求銀行自傲。在公司面臨危機時,與銀行缺乏業務往來的巨人自然難以得到銀行的幫助,轟然倒下。史玉柱頓時從赫赫有名的企業家,變成了身負巨債的失敗者。
02
在史玉柱的至暗時刻,出現了開頭的一幕。盧志強的50萬元對于身欠2.5億元的“中國首負”史玉柱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卻讓史玉柱重新感受到信任的溫度。并且,巨人集團多名核心成員在史玉柱跌入低谷后依舊不離不棄,選擇與史玉柱一起,在江陰重新創業。
在巨人集團倒下后,史玉柱曾撰文《我的四大失誤》,其中提到“巨人的主業——電腦業的技術創新一度停滯,卻把精力和資金大量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缺乏科學的市場調查,好大喜功。”
經過深刻的反思后,史玉柱將僅剩不多的籌碼重新壓在了保健品行業里。他親自走村串鎮,挨家挨戶與老年人聊天,最后發現,很多老年人都對保健品有需求,但自己舍不得買,如果是兒女送的禮物就能欣然接受。
了解到市場特性后,史玉柱推出了以褪黑素為主要成分的腦白金,搭配著“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魔性廣告,以及一系列將其功效吹得神乎其神的文章,腦白金很快暢銷全國。2002年,史玉柱如法炮制,推出維生素產品黃金搭檔。
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廣告詞常年被評為“十差廣告”。史玉柱在其所著的《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中,對此卻不以為意,反而還表示“十佳廣告”第二年再評獎時就不見了,反而是“十差廣告”年年都是那么幾個。能讓消費者記住的廣告,才是好廣告。
2003年,泰山會創始人之一段永基帶著12.4億元,買下了上海黃金搭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的股權和管理團隊。史玉柱不僅就此還清了債務,還與泰山會結下了更為緊密的關系。
若是沒有泰山會的幫助,或許史玉柱在中國商業史中永遠是失敗者隊伍中的一分子。泰山會“生死相扶”的精神以及非契約化信任,深深感染了史玉柱,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屢屢伸出援手的盧志強,讓史玉柱對其信任有加。
在安邦保險集團挑起的民生銀行股權爭奪戰中,史玉柱曾與盧志強聯手增持民生銀行;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網絡想要收購以色列著名游戲公司Playtika,盧志強帶著泛海資本拿出15億美元支持史玉柱。
2017年,證券時報以《同進同退的盧志強與史玉柱》為題,報道二人共同投資的經歷。也正是在這一年,盧志強請求史玉柱提供資金擔保,成為兄弟二人日后對簿公堂的導火索。
03
據裁判文書網上“2021京74民初489號”的判決書顯示,史玉柱控制的北海宏泰應向民生信托償還本金12億余元、利息1.3億余元及相應違約金,史玉柱對其中本金9.9億余元、利息1億余元及相應違約金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這其中的民生信托正是盧志強實際控制的公司。
2017年,瘋狂擴張的泛海控股總負債高達1602.79億元,凈負債率高達337.3%,每年產生的利息就有20億元。賬面現金等價物首次大幅度低于一年內到期的帶息債務,缺口高達342億元。
為了填補資金漏洞,泛海控股掌門人盧志強四處求援,自然而然地找上了好兄弟史玉柱。盧志強作為民生信托的實控人,按照法律規定,無法從民生信托進行直接融資,便請求史玉柱做個中間人,以他手下公司的名義,向民生信托借一筆錢,幫忙周轉一下資金。
為了降低史玉柱的風險,盧志強還安排了他控制的紫石資本為史玉柱出具《擔保函》,承諾這筆錢若發生損失,由紫石資本承擔,史玉柱和北海宏泰不承擔責任。
盧志強當年有恩于史玉柱,史玉柱東山再起后,兩人又在多個項目中攜手合作。現在大哥需要一些幫助,史玉柱自然無法袖手旁觀,況且大哥還為這筆錢提供了兜底措施,如果連個中間人都不愿意做,實在說不過去。
于是,史玉柱借北海宏泰的名義,與民生信托簽訂了一份可轉股債權投資協議,金額不超過25億元,期限為2年,年化收益率8.5%,史玉柱為此提供了個人擔保。
成功難以復制,失敗各有不同,不是誰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2017年以后,泛海控股的經營每況愈下,2019年已經開始兜售資產“回血”,逐漸無力償還巨額欠款,當年史玉柱擔保借出的25億元只償還了一小部分。
2021年,民生信托正式向北京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史玉柱和北海宏泰立即償還全部未償本息。史玉柱拿出了紫石資本的《擔保函》,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
然而,法院認為,雖然盧志強同時控制民生信托和紫石資本兩家公司,但沒有證據表明民生信托實際控制紫石資本,紫石資本和民生信托在法律上是獨立主體。紫石資本的《擔保函》只能證明其自愿加入相關債務。指望盧志強和紫石資本還錢已不大可能,民生信托只能找史玉柱當這個冤大頭。
2022年7月法院裁定,史玉柱及其公司償還民生信托13.3億元本息。再加上史玉柱此前給趙薇、黃有龍的廣州風火輪公司提供擔保,涉及18億元借款糾紛,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擔保、質押糾紛,史玉柱背上的人情債規模已經達到了數十億元。
也許史玉柱早就猜到了這個結局,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他發了一條微博,其中一句話就是:“多請朋友吃火鍋!不給朋友做擔保!”
04
要說盧志強存心拖史玉柱下水,也不見得。
盧志強一手組建的泛海系,橫跨地產、能源、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巔峰時期手里的資產超過3000億元。但是,這艘超級航母在經濟周期上行壓力增大而產生的海嘯當中,還是會像小舢板一樣被巨浪掀翻。
2020年,民生信托卷入金凰珠寶造假案,隨后寶能、恒大等房企項目連環違約接踵而至,這才不顧情分,將史玉柱告上法庭。隔壁的民生銀行更是直接將曾經作為長期股東的泛海控股與盧志強告上法庭,要求償還欠款。
盧志強被稱為“資本教父”,史玉柱并非唯一受其幫助的朋友。然而,時代拋棄一個人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一下。2020年,盧志強的泛海系資金缺口眼看再也掩蓋不住時,柳傳志已經退休,王健林自顧不暇,能幫助盧志強的人寥寥無幾。大家都忙著過冬,誰還有空顧得上兄弟情義呢?
在白紙黑字的合同面前,史玉柱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替老友背上這筆債務。反倒是史玉柱早就淡出的巨人網絡,始終沒有忘記這位創始人。巨人網絡CEO劉偉和史玉柱說:“你在外面老造成損失,你來玩游戲,這樣少交點朋友。”2022年9月,史玉柱重返巨人網絡,親自參與游戲研發。
在“兄弟反目”這件事上,史玉柱并不孤單。賈躍亭與孫宏斌、張近東與許家印......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兄弟情濃時那是心有靈犀,一拍即合,好得恨不得穿一條褲子,翻臉后卻無一例外地要求法律主持公道。
神秘的泰山會已經悄然解散,不僅是一個頂級圈子的落幕,更是一個時代的注腳——那個依賴個人魅力、江湖義氣與隱秘關系網縱橫捭闔的草莽商業時代,正在加速退場。
中國現代商業起步階段,那段激蕩歲月中所攜帶著的草莽江湖氣息正在隨之消散。非契約化的信任,如同沙灘上城堡,在市場的驚濤駭浪與個體利益沖突面前,終究脆弱不堪。
傳統人情社會逐漸被現代商業文明所替代,史玉柱以數十億的“擔保學費”,為這堂殘酷的轉型課支付了最昂貴的賬單。
*本文為冰川思想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