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代表聯絡站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廣西欽州:以人大力量助推平陸運河建設
平陸運河青年樞紐施工現場。人民網 付華周攝
清晨的欽江水面倒映著巨大的施工機械,平陸運河青年樞紐建設現場早已人聲鼎沸。這條承載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使命的運河,不僅需要工程技術的攻堅,更需凝聚萬千民心。自2022年8月28日平陸運河建設大幕拉開之后,欽州市人大常委會積極主動作為,創新機制、下沉力量,將人大代表履職陣地前移至運河沿線村屯,用一張張“連心卡”、一本本“民情簿”、一座座“連心站”,架起了一座座聯通民意的橋梁,為這條黃金水道的順利推進注入強勁的“人大動能”。
陣地前移,代表一線扎營解民憂
欽州市作為平陸運河主要流經地,承擔著85%的建設任務。在平陸運河靈山段,活躍著一支“特別支隊”,他們主動請纓,第一時間進村入戶宣傳有關政策;他們主動提出建議,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這支隊伍由沿線選區的123名縣、鎮人大代表組成,“工作推進到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
“我們是群眾選出來的,溝通更順暢,讓我們上!”2022年4月平陸運河(靈山段)企石、馬道樞紐征地搬遷安置工作啟動時,靈山縣人大代表李天富和沙坪鎮人大代表陳吉平主動請纓參與政策宣傳工作,他們每天手拿廣播喇叭,進村入戶開展宣講。此外,該縣陸屋鎮的縣人大代表歐海娟也積極組織“婦女宣傳隊”,走遍當地企石、楊屋等6個村(社區)宣講政策。
位于運河企石新村內的陸屋鎮企石樞紐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人民網 付華周攝
與此同時,欽州市人大常委會指導各人大代表聯絡站將工作重心前移至平陸運河沿線村鎮,隨時收集民情、化解矛盾。在運河核心段欽南區久隆鎮丁屋村,一處掛著“人大代表連心站”標牌的平房格外醒目。這里毗鄰施工主戰場,四通八達,村民抬腳就能進門。鎮人大主席團創新設立“連心站”,組織79名代表輪值駐站,開展“全天候服務”。
“老房子住了幾十年,感情不是錢能衡量的。但代表們講透政策、說清運河前景,我們心服口服!”村民的感慨,源于代表們日夜奔忙的身影。2023年4月,久隆鎮水鋪村兩戶村民因耕地界線爭執不下。鎮人大代表陳綽儀接到“連心卡”求助后,立即協調司法、綜治部門在站內召開現場會,最終劃定禁種區、重調地界,當日矛盾化解。
類似的場景已成常態。自丁屋村的平陸運河項目人大代表連心站運行以來,已累計開展項目監督120余次,成功協助調解征地、搶種等糾紛13起。在陸屋鎮,代表們23次參與現場調處,成功率超90%。“問題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了運河畔的新風景。
機制創新,“小卡片”撬動“大民生”
“沒想到盼了幾十年的路,靠這張小卡片建成了!”久隆鎮平新村看牛坪村的黃先生舉著人大代表“連心卡”連連贊嘆。這張卡上印著人大代表姓名、電話,村民一個電話,訴求直通代表。
這張看似簡單的卡片,背后是一套高效響應機制。久隆鎮發放1500余張人大代表“連心卡”,配套建立“連心本”記錄民情,形成“收集—交辦—督辦—反饋”閉環。新明村委螃蟹田村一條“癱瘓”多年的水渠,經人大代表記錄上報,僅用3天便修繕通水,周邊200畝稻田春耕無憂。
搬遷群眾在新居包粽子。人民網 付華周攝
在陸屋鎮,“日走訪、月接待、季進站、年述職”機制讓代表履職常態化??h人大代表歐海娟走訪發現平陸運河企石樞紐施工導致古牛嶺村地下水枯竭,立即提出飲水問題建議。水利部門迅速響應,鋪設萬米管網、安裝200余水表,300萬元投入讓村民喝上“放心水”。
監督護航,讓民生實事落地生根
運河建設涉及數萬群眾切身利益,如何確保征遷安置公平、民生保障到位?欽州市各級人大打出監督“組合拳”。
久隆鎮創新民生實事“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買單、人大驗單”機制。新圩村一條“晴天塵土、雨天泥濘”的進村路,經代表票決入選年度實事項目。政府籌措資金硬化道路,解決1562人出行難題,村民自發為村委送上錦旗。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施工現場。人民網 付華周攝
在陸屋鎮,人大監督聚焦“老大難”問題。楊屋村因施工改道,新的進村道路崎嶇狹窄,無法滿足村民出行需求。人大代表張小燕連續數月跟蹤督辦,加寬了進村道路,同時推動4條村道硬化工程落地。“路寬了,心也順了!”通車當天,村民圍著新路喜笑顏開。
強有力地監督保障了重大任務推進:久隆鎮僅用40天完成2630畝土地征收、35天完成52戶229人搬遷,創下“雙百分百”紀錄;陸屋鎮企石安置點成為靈山縣第二批交付的安置房,229名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同心筑夢,運河畔綻放團結之花
走進運河久隆新村,白墻黛瓦的新居整齊排列,文化廣場上各族村民共跳竹竿舞。這里安置了來自3個村的搬遷戶。久隆鎮黨委創新“一盤棋”工作法,通過“問題三清單”“會商解憂”機制,化解子女就學、回建地選址等矛盾55件。
運河久隆新村。人民網 付華周攝
安置不是終點,發展才是根本。當地人大牽頭推動“就業幫扶鏈”:組織47名群眾參加叉車培訓,動員9人到產業園務工,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困難家庭;文化上開展“互嵌式發展計劃”,舉辦民族團結活動200余人參與。“以前散居各村,如今成了新鄰居,一起話家常,親如一家!”村民黃女士笑著說道。
在陸屋鎮臨港產業園,“聯絡站+企業招聘”模式為企業輸送員工300余人;立法聯系點收集上報養犬管理、突發事件應對等立法建議5條,讓基層聲音直達立法機關。
平陸運河欽南區久隆鎮境內的河段。人民網 付華周攝
7月4日,平陸運河丁屋村大橋主橋拱肋順利合龍。截至目前,平陸運河的建設總工程量已完成逾80%,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已展露雄姿。這里面,不僅有著成千上萬工地建設者日夜奮斗的心血,也凝聚著欽州市65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為推進運河建設東奔西走的汗水。
從阡陌農田到黃金水道,從分散村落到運河新村,欽州市人大常委會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擔當,將履職足跡深深刻入平陸運河建設的壯闊畫卷。當未來滿載貨物的船舶穿梭于綠水青山間,運河畔那些“連心站”的燈火、“連心卡”的溫度、“連心本”上的字跡,將成為“人民至上”最生動的注腳。(付華周、黃金蓮、謝黃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