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灰寨鎮,這里的橄欖果園已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果園出產的不僅全是“圈中頂流”橄欖,其在2023年更是升級為“國字號”特產。
在廣東省代建項目管理局二級調研員、駐揭西縣灰寨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楊毅軍等人看來,雖有“國字號”特產的身份,橄欖的“身價”仍有上漲空間。在幫扶單位與企業家的合作下,一座橄欖酒廠在當地落成,打開了村集體收入的“新路子”。不僅如此,在廣物控股集團等幫扶成員單位的支持下,楊毅軍推動灰寨鎮打造4個村級“綠美廣場”,并自2023年以來,建成了1個村級光伏發電站、9個汽車充電樁等清潔綠色能源項目,讓“綠美”成為鄉村振興的底色。
日前,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對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給予表揚的通報》,楊毅軍獲評“先進個人”。
將“好產品”變為“好商品” 落地橄欖酒廠拓寬村民“致富路”
2021年,在廣東省揭陽市的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全面開啟的背景下,由廣東省代建項目管理局和廣物控股集團組成的駐揭西縣灰寨鎮駐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正式來到灰寨鎮,楊毅軍正是這支隊伍的“領頭羊”。對于他而言,三農領域的工作非常熟悉。
資料顯示,灰寨鎮位于揭西縣境中部,全鎮總面積53.6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個村民委員會,69個自然村。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是青欖種植,其中馬路村的天鵝湖水果種植有限公司青欖年產量達300噸。
如何將橄欖這種“好產品”變成“好商品”?楊毅軍所在的工作隊在下鄉調研時注意到,村民家家戶戶都會釀橄欖酒,這也讓工作隊發現了橄欖產業鏈上的一個新突破口。
航拍下的天鵝湖青欖產業園。
早在2020年,灰寨鎮馬路村建成“全省首個消費扶貧產業園”——天鵝湖青欖產業園,占地面積2600余畝,建設有現代化三棱欖生產區200畝、現代化細香甜欖種植示范區1000畝等。工作隊依托該產業園,以“橄欖+”為概念發力,采用“政府+國企+鄉村企業+村集體”四方合作模式,對橄欖進行深加工,以蒸餾釀造出獨具橄欖味的橄欖酒。
天鵝湖青欖產業園內掛滿果實的橄欖樹。
具體來看,在橄欖酒廠項目中,通過培育壯大揭陽市橄欖行業的龍頭企業“揭西灰寨天鵝湖水果種植有限公司”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馬路村黨組織通過 “政治引領、資源整合、風險共擔、利益聯結” 四重路徑,搭建“幫扶單位+龍頭企業+村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橋梁;聯農帶農機制則通過黨員責任崗的 “精準對接”,將企業發展與農戶利益深度綁定,明確由村黨組織牽頭,組織幫扶單位、農民企業家、村民代表簽訂《合作協議》,由廣物控股集團等幫扶成員單位投入幫扶資金294萬元作為“優先股”;當地企業家投資306萬元負責生產經營;村黨組織監督資金使用,讓酒廠項目從 “經濟項目”升級為“民生項目”。
楊毅軍告訴南都記者,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既能確保 294 萬幫扶資金撬動 306 萬元社會投資的高效利用,又讓村集體在“種橄欖、進酒廠、分紅利”中持續受益,實現“黨建強、企業興、農戶富”的三重共贏。
黨建引領生態建設系統工程 打造“綠美廣場”美化村居環境
青山綠水好風光,是揭西這個山區縣擁有的生態優勢。楊毅軍表示,在鄉村振興工作實際行動當中,需要考慮如何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灰寨鎮村真正成為“城里人愿意下來,村里人愿意上來,外地人愿意進來,外出人愿意回來”的美麗家園。因此,“綠美生態建設”也被納入灰寨幫扶三年規劃和年度重點任務清單。
“我們立足‘黨建抓總、生態為基、幫扶賦能’的工作方針,強化黨組織龍頭作用,錨定生態優先的政治方向。”楊毅軍告訴南都記者,當地明確了“生態修復—產業融合—民生改善”的遞進式路徑。
楊毅軍(左二)正在橄欖產業園內走訪。
其中,綠美生態建設成效被納入了工作隊和所駐村“兩委”干部績效考核,并通過“黨建述職必述生態”強化責任落實。同時,當地將灰寨生態現狀與省級政策對標,梳理出“森林撫育、村口公園建設、古樹名木保護、產業發展”等優先項目,形成《灰寨綠美生態建設對接清單》,并按“支部包片、黨員包點”原則,劃分山林、河道、村莊公共區域為黨員責任區(如 “黨員護河崗”“古樹守護崗”)。每月開展 “主題黨日 + 生態管護” 活動,每周一組織鎮村兩級黨員清理河道垃圾、巡查森林防火,并在責任區公示黨員姓名、聯系方式,接受群眾監督。
“我們希望通過黨建引領,將‘綠美生態建設’轉化為‘組織有力、黨員有為、群眾有感’的系統工程,最終實現‘黨建強、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良性循環。”楊毅軍說。
自2023年以來,楊毅軍牽頭對接央企、社會愛心人士,通過廣東省相關基金會協調籌集60余萬元的“綠美生態”專項資金,在灰寨鎮域的新宮林、南陽、河五、馬路等4個行政村,投入約119.65萬元共同打造了“省代建林”“廣物控股林”“黨團員責任林”“樂善處共建林”等4個村級“綠美廣場”,栽種了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大葉紫薇等約3800余棵。
工作隊牽頭打造的“廣物幫扶林”。
自2023年以來,工作隊還為灰寨中學新建1787平方米的塑膠跑道和排水設施,對原有2840平方米的舊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器械場等進行場地修復、設施更新,鋪設了織草磚、種植草木花卉約1053平方米,為灰寨中學1400多名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體育活動環境。同時,聯合灰寨鎮政府共同投入約115萬元,將南洋行知小學的泥沙跑道改造為塑膠跑道工程,鋪設透水磚人行道、極大改善教學環境。
經過修整后的灰寨中學操場。
此外,通過定點幫扶村與牽頭幫扶單位省代建項目管理局,成員單位廣物控股集團、廣東文藝學院等各所屬支部掛鉤,當地做到了黨員帶頭拆違清障,帶頭捐物捐地,帶頭認領責任,帶頭走訪動員,帶頭參與勞動,固定“黨員勞動日”(每周一下午)等方式,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據楊毅軍透露,當地群眾在綠美建設工作也踴躍參與,在3800 棵樹苗種植中,村民投工投勞占比就達到了60%左右。
引進綠色產業以帶動文旅發展 期待“綠美”真正成為鄉村振興底色
在綠美鄉村建設過程中,楊毅軍還不忘將挖掘 “鄉村綠色潛力清單”,希望將綠色資源轉化為村民增收的新途徑。
他告訴南都記者,當地由黨支部牽頭梳理村內資源(如閑置庭院數量、古樹名木分布、閑置土地面積),聯合鄉賢、電商達人測算“綠美經濟”收益,將《灰寨綠美經濟潛力表》貼在村公示欄,讓村民清晰看到“自家資源能換多少錢”。
針對村民怕風險的心理,工作隊還推出“低投入、快見效”的“綠美微項目”,提供庭院綠化啟動包”(含花苗、花盆、種植手冊,由黨員代購分發),鼓勵村民先從陽臺、窗臺試種易養護的綠蘿、太陽花,成熟后由合作社統一收購賣往縣城花店。
此外,2025年,工作隊申報了“綠美鄉村”“庭院經濟”相關項目(如廣東省 “美麗庭院” 補貼、綠美廣東扶持資金),爭取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專項資金和物資約110萬元,以灰寨河及河五村為中心,在道路兩旁、村莊周邊閑置土地、荒山荒地、河岸沿線等地種植如桂花樹、樟樹、大葉紫微、黃花風鈴等等景觀樹,以及桃樹、龍眼、橄欖樹等經濟果樹。同時,對灰寨河兩岸進行水體清淤疏浚,修復河岸生態,種植水生植物,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改善水環境質量,打造灰寨鎮綠色生態長廊。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楊毅軍敏銳地察覺到,灰寨鎮南部地處高速出口,交通便捷、車流密集的優勢,引入新能源這一綠色產業同樣也能為當地拓寬新的收入渠道。
據楊毅軍透露,2025年12月前,灰寨鎮擬投資約500萬元,以“政府+村集體+幫扶單位+專業公司”共同合作的方式,打造“光伏+充電樁+綠美休閑文旅”項目。該項目以10年期測算,年均凈收入約60萬元,
同時,以超充站旁邊約30畝閑散農地的統籌開發作為第二期項目,通過地方政府流轉土地后,引進有實力的農業專業戶開展特色作物種植,經營休閑農業(觀光、采摘、共享菜園、農家樂等),有望滿足超充站車主乘客休息期間的休閑娛樂需求,打造揭西鄉村文旅的網紅點,讓“綠美”真正成為鄉村振興底色。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陳卓睿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