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色列戰機再次出動,在中東掀起了又一場大戰。巨大的爆炸聲,瞬間吸引了全球的關注。
1.以軍投下數枚導彈,擊中敘國防部大樓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高調宣稱:“對敘利亞政權的痛擊已經開始”。話音剛落,以軍的戰機飛向敘利亞上空。大馬士革再次被導彈的巨響和爆炸火光所覆蓋。
從現場視頻可以看到,四枚導彈從不同角度命中目標,敘利亞國防部大樓在幾秒鐘內就被爆炸的濃煙完全吞噬,這種場景令人不寒而栗。
(敘利亞國防部大樓被炸)
值得注意的是,以軍同時打擊了包括總統府、總參謀部大樓在內的多個核心軍事設施,甚至將打擊范圍延伸到了蘇韋達市西南郊。這種多點開花的打擊模式,顯然是要癱瘓敘利亞的軍事指揮系統。更耐人尋味的是,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F-16I、F-15I、F-35I等主力戰機悉數登場,這種情況在近年來的中東沖突中并不多見。
有分析稱,此次空襲可能是以色列未來戰略升級的預兆。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以軍正在將加沙地區的2個步兵師調往戈蘭高地,這預示著沖突可能從空襲升級為地面戰。以色列給出的官方理由是"保衛德魯茲人兄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以色列實現自己野心的借口罷了。
2.敘利亞亂局背后,多方勢力博弈
在實際的戰斗中,敘利亞新國防軍與HTS武裝并沒有放慢反擊的腳步。背后可能站著一個重要的支持者——土耳其。據傳,土耳其正在向這些武裝力量提供支持,不僅包括人力,還有物資和武器。
(土耳其似乎也卷入了這場敘利亞亂局)
盡管以色列和土耳其存在經濟上的合作,但彼此間的戰略競爭依然激烈。尤其是在涉及到敘利亞局勢的利益分配上,兩國更是矛盾頻發。
要知道,土耳其空軍現役的240架F-16C/D戰機,規模比許多北約國家都大。若敘利亞局勢持續惡化,這些美制戰機可能被用來對付以色列。伊朗雖然沒直接下場,但革命衛隊軍官在敘利亞的活躍身影說明了一切。
有情報顯示,德黑蘭正在通過陸路走廊向敘輸送導彈零部件,這些武器最終會出現在黎巴嫩真主黨手里。而俄羅斯的算盤更精:只要以色列打擊親土耳其武裝,就等于幫普京削弱了敘利亞反對派,俄羅斯則能借機實現自己的利益。
(以色列向德魯茲人運送人道主義救援)
3.美國發現不對勁,緊急叫停
作為以色列的鐵桿盟友,美國此次的態度卻一反常態。隨著以色列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升級,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發表聲明,呼吁各方停火,并聲稱已與敘利亞沖突的各個參與方達成了結束沖突的基本共識。
那么,美國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對于特朗普政府來說,伊朗和以色列的問題剛解決,給了各方一個臺階,結果以色列又在敘利亞開火,直接把美國的中東戰略攪成了一鍋粥。
華盛頓真正擔心的是重蹈加沙危機的覆轍——當時小規模交火在48小時內演變成地區大戰。最關鍵的是,敘利亞新政府已經切斷了與伊朗的部分聯系。美國必須保住大馬士革現政權這個來之不易的"去伊朗化"樣本。
(特朗普不想因為戰火影響自己的中東布局)
有消息稱,美國公司已經悄悄拿下敘利亞東部油田的優先開采權——這可是俄羅斯瓦格納集團經營了十年的搖錢樹!這既能讓美國賺到大筆的錢,對于俄羅斯而言又是巨大的打擊,特朗普政府自然不想因為交火被影響到。
此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譴責以色列對敘利亞的襲擊行動,要求其立即停止。巨大的國際壓力或許也是美國喊停的關鍵。
特朗普政府很清楚,其對伊朗的轟炸,已經引起了中東許多勢力的不滿,若繼續支持以色列轟炸敘利亞,很可能成為“公敵”。更何況,敘利亞若爆發沖突,各國在該地的勢力范圍很可能重新洗牌,若因此影響到美國的利益,顯然是特朗普不愿意接受的。
不過,美國雖然要求停火,但停火究竟能不能真正達成,還是要看各方勢力的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