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倭馬亞廣場,半島電視臺的直播鏡頭前突然劇烈晃動——畫面中敘利亞國防部大樓被四枚導彈精準擊中,鋼筋混凝土碎塊裹挾濃煙沖天而起,形成駭人的“蘑菇云”。主持人驚叫躲避,畫面中斷前最后定格在一名敘利亞女主播踉蹌逃離的身影。同一時間,敘總統府附近區域也遭轟炸,全城陷入恐慌。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社交媒體高調宣布:“痛苦的打擊已經開始!”
這場蓄謀已久的突襲,表面是回應敘南部蘇韋達省的武裝沖突。7月13日,當地德魯茲人與貝都因部落爆發血戰,造成至少248人死亡。以色列以“保護德魯茲少數族裔”為由,14日介入沖突,但僅兩天后便將矛頭直指敘利亞政權核心——國防部與總統府。卡茨的威脅赤裸裸:“以軍將持續打擊,直至敘利亞政府軍完全撤離蘇韋達!”面對國防部大樓的殘垣斷壁,敘利亞過渡總統艾哈邁德·沙拉于7月17日發表全國講話。他譴責以色列“將敘利亞變成沖突之地”,誓言“任何開戰者都會后悔”。
然而,他同時公布一項讓人震驚的決策:敘利亞政府軍即日起撤出蘇韋達省,安全責任移交地方宗教領袖與民兵組織。這一決定迅速引發國內外嘩然。中國外交部此前點名批評沙拉政府“接受三股勢力滲透”,直指其將恐怖分子納入過渡政府高層。而如今撤軍蘇韋達——德魯茲人聚居的戰略要地,無疑是對以色列的變相妥協。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早在2月便要求敘南部三省(蘇韋達、德拉、庫奈特拉)“徹底非軍事化”,沙拉的后撤正中以方下懷。
以色列的“德魯茲牌”實為地緣野心遮羞布。德魯茲人跨居敘利亞、黎巴嫩及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以方長期籠絡境內15萬德魯茲社群,將其塑造為“忠誠盟友”。2024年12月敘利亞政局劇變后,以色列借“自衛”之名強占戈蘭緩沖區,與蘇韋達德魯茲民兵合謀建立“防御區”,實質切割敘南部領土。沙拉政府的退讓,暴露其政權脆弱性。去年末推翻阿薩德政權后,過渡政府為平衡各方勢力,吸納親以地方武裝進入高層,導致主權政策自相矛盾。
他們既譴責以色列侵犯主權,又默許南部非軍事化。此次撤軍后,蘇韋達省恐淪為以色列代理人勢力的“自治飛地”,敘利亞領土完整名存實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譴責以軍行動“侵犯敘利亞主權”,安理會緊急會議卻難阻戰火。美國扮演曖昧角色:國務卿魯比奧宣稱沖突“接近結束”,美國務院發言人竟將流血沖突淡化為“新鄰居的誤會”。
這種縱容背后,是以色列對美戰略的精準拿捏——內塔尼亞胡借擴大戈蘭定居點、打擊伊朗殘余勢力,鞏固美國中東代理人地位。而沙拉在電視講話中強調“拒絕戰爭”,卻未提及任何反擊措施。當國防部大樓的硝煙尚未散盡,當德魯茲民兵與貝都因部落仍在交火,敘利亞過渡政府軍卻選擇后撤。
這種“以退為進”,究竟是戰略忍耐,還是棄守國土的開端?莎拉的撤軍命令,或許為疲弱的政權爭取到喘息之機,卻讓敘利亞的主權傷口更深一寸。當一國元首在總統府遇襲后選擇后撤而非亮劍,“逃兵”的標簽恐將伴隨沙拉政權的余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