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經濟運行呈現哪些特點和亮點?中國經濟時報策劃推出“六問經濟半年報——解盤年中經濟亮點”系列報道,從經濟如何向上、結構如何向優、動能如何向新、產業如何向綠、外貿如何向好、民生如何向暖六個維度,觀察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之“量”、轉型之“效”、發展之“質”。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劉慧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高技術產業中,信息服務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7.4%、26.3%、21.5%。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經濟發展新動能就會增強。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我國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正處于穩步推進、效果顯現的過程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更多動力。專家建言,支撐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要協調好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尤其是要更好發揮產業政策的基礎性作用。
我國新質生產力“茁壯成長”
從DeepSeek大模型到機器人馬拉松賽、從航空航天到軟件信息、從機器人到量子領域……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在中國經濟產業轉型的賽道上留下了加速的“印記”。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東華軟件董事長薛向東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我國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正延續良好發展態勢。未來,公司要積極擁抱大模型時代,打造實用的行業定制化大模型產品,在金融領域與頭部企業合作,提升數據處理能力與智能化水平,為培育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東華軟件只是眾多科技企業的一員。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9.5%、11.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較往年相比,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智能產品、數字服務快速涌現,上半年,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3.1%、35.6%、25.5%;1—5月份,規模以上數字技術應用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2%。供給增加背后是市場需求的快速釋放,一方面,工業數智化轉型穩步推進,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智能銷售、智能服務等越來越普遍,智能化發展日益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顯著特征之一。另一方面,智能消費需求強勁,AI手機、AI電腦、AI眼鏡等新型智能終端滲透率快速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黃群慧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質生產力“茁壯成長”,發展得較快。從產業視角看,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比規上工業增加值高3.1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比規上工業增加值高3.8個百分點。在智能化方面,信息大數據軟件增速在10%以上。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10%以上的增速,網上購物每年都在快速增長。在綠色轉型方面,綠色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增長在10%以上,太陽能增長最快,達到20%左右,綠色轉型比較明顯。作為新質生產力代表的綠色產業在上半年表現亮眼。
“除了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還出現了融合化,也就是服務業和制造業的融合,帶動了消費增長。智能化、數字化不僅滲透到生產的過程,還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動了消費轉型升級?!秉S群慧說。
魏琪嘉表示,從上半年實體經濟運行情況看,我國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正處于穩步推進、效果顯現的過程中。先進技術的應用,對提高產業發展效率和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催生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力,特別是先進技術的應用,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實現有效結合,對整個產業生態的優化作用是巨大的。
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加快成長
“現在新動能加快成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快于全部規上工業,很長時間都保持了這樣一個規律性特征。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的實體經濟在支撐制造業,在支撐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蔽虹骷握f,現在中國制造的產品不但在國內有很強的需求,在國際上也受到歡迎,其背后其實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生產場景,彰顯了我們實體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和較強實力。
黃群慧表示,由于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和裝備制造業的增速較快,就會對整個工業增加值的貢獻較大,隨著這兩項占比的提高,制造業本身的技術附加值會提高,制造業也在轉型升級,成為一個更加現代化,更符合智能化、綠色化的制造業。與傳統產業相比,高技術制造業對經濟增速增長有更大的貢獻,在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又能推動經濟結構升級。
比如在量子通信領域,清華大學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龍桂魯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陳險峰教授團隊聯合上海電力大學李淵華教授團隊,采用我提出的高效量子直接通信方案,創新構建了長距離大規??蓴U展全連接量子直接通信理論架構,并實現四節點間300公里級量子直接通信。該成果相關技術能突破傳統星型網絡架構限制,實現全連接網絡的可擴展性,保障多節點通信的穩定性?!?/p>
黃群慧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要深度融合,這種創新會帶動整個產業創新,有大量新的產業部門產生以后,慢慢又會對傳統的產業部門進行改造,這樣的話,整個產業結構都在持續高端化。我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和建設,比如,量子科技本屬于未來產業,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會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會對經濟增長起到很大推動作用,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隨之又會帶來傳統產業深度的轉型升級,比如人工智能通過大模型賦能工業化和城鎮化,就會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隨著新部門的產生和傳統部門的改造,整個經濟也會持續增長,最后帶來潛在增速的提高。
更好發揮產業政策的基礎性作用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將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并推動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黃群慧表示,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要協調好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尤其是要更好發揮產業政策的基礎性作用。從承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看,要因地制宜構建未來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對于未來產業而言,未來產業投入往往是風險較大或不確定性很大,有一個穩定的投入增長機制至關重要,既要承擔風險,還有長期的穩定性,可以通過天使基金、耐心資本發展,形成一個政府基金引導、市場資金跟進的相對穩定的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黃群慧表示,要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產業的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其健康有序發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政策,要著重鼓勵技術創新環節。制造業“內卷式”競爭的現象還存在,需要綜合治理?,F在“內卷式”競爭既表現為同行業企業間競相壓價、陷入“價格戰”、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產業供給格局,這被界定為“價格內卷”,也表現在產業鏈處于主導地位的平臺型企業、頭部企業或鏈主企業,利用其壟斷勢能壓低上下游企業供應價格、扭曲正常供求價格機制的產業鏈生態,這被界定為“鏈條內卷”。
黃群慧認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關鍵是要靠競爭政策不斷完善,要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包括進入制度、退出制度、信用制度、產權制度等,鼓勵企業充分重視社會責任,強調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同時發揮好協會的作用。要加強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來規范市場競爭行為。剛通過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案,從10月15日起實施,尤其是加強了對平臺企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對于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言,要以數智化技術、綠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關鍵是要通過加快完善國家標準,尤其是以標準引領中小制造業轉型升級。
魏琪嘉表示,高技術制造業的表現啟示我們,立足不斷升級的需求,通過技術創新,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就能夠收獲更多機會、更大市場。要實現政策、技術、市場“三輪驅動”,注重統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注重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注重優化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相結合,促進企業活力釋放,注重人才培養、引進同步并進,促進人力資源系統集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