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寶集團有限公司遠程控制室。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暢雪 攝
在邁向“世界法蘭之都”的路上,定襄縣始終錨定以制造強縣服務“國之大者”,全力推動法蘭鍛造產業的轉型升級,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目標穩步前行。一個數據彰顯著定襄縣在這條路上的砥礪奮進:截至目前,該縣共有7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在忻州市首屈一指。
從昔日燃煤供能、鐵屑飛揚的粗放車間,到如今光伏供電、數字賦能的高效管理“綠色工廠”,定襄是怎樣把難事做成、辦好的?未來的定襄法蘭,又將怎樣書寫制造業“綠色蛻變”的傳奇?
能源革命:編輯生產端綠色基因
走進山西天寶集團有限公司的廠區,廠房屋頂上安裝的光伏板非常醒目,這家傳統法蘭鍛造企業,早在2013年便率先對生產端的動力系統進行了革新:通過天然氣替代煤氣發生爐、為天然氣加熱爐加裝脫硝設備、安裝分布式光伏板供電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能源的清潔化利用。
山西富興通重型環鍛件有限公司的光伏電站也于2024年順利并網運行,其屋頂的分布式光伏板日發電量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余電上網,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p>
在山西管家營法蘭鍛造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徐淵斐介紹說,該公司通過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減少碳排放2800噸,為企業節能降耗提供了持續動力?! ?/p>
這場發生在產業集群內部的能源革命,為定襄縣的法蘭鍛造產業編輯了“綠色基因”。重實踐,求實效,企業展現出了驚人的創造力——
在山西昊坤法蘭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車間內,國內領先的熱處理爐、數控加工中心等裝備的應用,助力該公司萬元產值能耗下降了22%;山西寶航重工有限公司采用高效變頻電機,單位產品能耗降低了20%;山西恒躍鍛造有限公司則通過自主研發的“精密模鍛成形技術”,將材料利用率提升至68%以上,較傳統工藝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從編輯生產端的“綠色基因”,到做好產業發展的綠色答卷,定襄縣在綠色發展的路上,既不“博人眼球”,但也絕不“循規蹈矩”,而是以扎實的產業實踐,讓這場“看不見”的能源革命被全球行業所看見。
循環利用:重塑產業鏈生態閉環
在定襄,資源循環利用的理念滲透進了企業生產的“毛細血管”里,重塑著法蘭鍛造產業鏈的生態閉環。
在山西雙環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通過利用鍛造毛坯余熱直接進行熱處理,天然氣和電能消耗量雙雙降低了10%,企業生產效率提升了5%;山西天寶集團有限公司于2024年斥巨資開始打造年產5萬噸鑄鍛件一體化生產線,建成后將擁有以大鍛件、高端材料產業為核心,以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為補充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山西管家營法蘭鍛造股份公司配備的廢水循環利用裝置,讓生產廢水循環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
“吃干榨盡”是這里“綠色工廠”一致的選擇?! ?/p>
在山西富興通重型環鍛件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智慧大屏與公司智能管理系統聯動,實時顯示工單狀態及原材料、成品庫存。在公司負責人閆鵬濤看來,循環經濟不應只停留在生產端的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更應從管理端入手,推動生產管理向科學、高效、智能方向發展?! ?/p>
在恒躍集團,企業的能源管控中心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對生產中的能源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優化調度,避免能源浪費的同時,為企業“零碳化”賦予更多管理智慧。
山西天寶集團有限公司的大數據平臺則為企業生產、運營、管理、銷售、質檢、倉儲等全流程賦予了智能元素,實現全流程可視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p>
從原材料到生產加工,從能源高效利用到資源再生循環,定襄縣的“綠色工廠”通過打造生態閉環,錨定全產業鏈環節發力,從“建”綠到“踐”綠,企業生命力更加旺盛,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更加鮮明。
協同共融:深耕制造業沃土良田
沒有一種變化可以孤立存在。在定襄縣,7家“綠色工廠”的成長,離不開政策創新的支持。
2020年,定襄縣牽頭起草了《綠色鍛造企業評價準則》,填補了鍛造行業綠色企業評價標準的空白,多項硬性指標構成的系統性評價體系,從一個新高度出發,倒逼企業走上了轉型技改之路。而作為全省唯一一家法蘭產品碳足跡碳標識認證試點,對全流程碳排放的計算讓不少企業主動選擇了用技術創新降低能源依賴,由此帶來的產品綠色價值的提升,也讓定襄法蘭制造業邁入了發展新階段?! ?/p>
政策落地給予企業的外加劑,激發了產業鏈上的協同創新效應。不少企業將觸角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向環境要效益。寶航重工與上游供應商簽署綠色采購協議,向下游客戶提供“綠色法蘭產品白皮書”,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于產品全生命周期。昊坤公司則打造了定襄法蘭行業首個“綠色智能倉儲示范基地”,將綠色理念延伸至倉儲物流領域?! ?/p>
作為產業發展的“承重墻”,定襄經濟技術開發區則為產業協同創新添了一把柴,吉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發電項目、國家電投定襄100MW光伏發電項目等一批在建或已投產項目,為生產注入了綠電動能;開發區推出的“源網荷儲”項目,則為企業開通了“綠電直供”通道,企業憑借碳效評估結果,即可優先獲得綠電配額。
事雖難,做則必成?! ?/p>
從傳統民間加工業走向規模化發展道路,再到以“含新量”“含綠量”“含智量”重新定義法蘭鍛造行業的標準,定襄縣步履堅定。目前,該縣已經成功創建了“中國綠色鍛造基地”,并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干勁,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夯實了制造業這一立縣之本、強縣之基。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暢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