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煙草綠”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廣西區煙草專賣局派駐靖西市新甲鄉龍臻村工作隊側記
在廣西靖西市新甲鄉西北部的大石山區深處,有一個寧靜而堅韌的村落——龍臻村。這里耕地稀缺,常年難覓地表水蹤跡,6個自然屯錯落分布,588戶人家、2281位村民在此生活。
作為曾經的“十三五”貧困村,龍臻村于2018年成功摘下貧困帽,其中153戶建檔立卡脫貧戶共559人,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多年來,廣西區煙草專賣局派出的駐村工作隊勠力同心,深耕這片土地。區局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的攜手奮進,龍臻村正以昂揚之姿,傳承“黃文秀精神”,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踏歌前行,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發展圖景。
傳承精神,筑牢信念根基
2023年6月,百色大地沉浸在紀念黃文秀同志的濃厚氛圍中,一系列主題活動如火炬般點燃了這片土地的激情。新一屆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都收到了珍貴的禮物——《黃文秀扶貧日記》,這不僅是一本日記,更是一份激勵,鼓舞著他們傳承黃文秀的優秀品質,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他們穿梭于村間小道,走進每一戶人家,將調研所得詳細記錄在三本筆記中。
——“民情日記本”里,153戶穩定脫貧戶和7戶監測戶的家庭情況躍然紙上,成為精準幫扶的重要依據。
——“政策摘要本”密密麻麻地摘錄著23項惠農政策的重點條款,為村民爭取福利提供了有力支撐。
——“問題銷號本”則如實記錄著制約龍臻村發展的各類難題及解決進度,時刻提醒著工作隊的使命。
為了精準掌握民情變化,駐村工作隊制定長期入戶計劃表,每次入戶前都精心設計路線、梳理提綱,并在心中反復模擬訪談情景,力求做到細致入微,確保信息無遺漏。遇到農戶忙碌時,他們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幫忙干農活,在勞作中與村民拉家常、聽心聲,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村民們也漸漸敞開心扉,將工作隊視為知心人。
不僅如此,龍臻村駐村工作隊還積極組織開展“文秀事跡我來學”“鄉村振興我來干”系列實踐活動,在村里設置“帶頭致富”“產業發展”“矛盾調解”等“文秀先鋒崗”。通過這些活動,黃文秀的寶貴精神在龍臻村落地生根,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激勵著黨員干部們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
駐村工作隊幫助村集體種植的煙葉打頂抹芽。鄧濤攝
產業賦能,鋪就致富通途
產業興則鄉村興。
龍臻村駐村工作隊深知,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關鍵。立足自身優勢,工作隊將目光聚焦在煙葉種植產業上。這里地處低緯度溫暖濕潤地帶,氣候與土壤條件得天獨厚,適宜煙葉生長,且產業配套體系已初步完備。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工作隊決定將煙葉種植作為推動村民增收、村集體發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在選地、租地的初期階段,便遭遇了農戶的重重顧慮。部分農戶擔心種植煙葉會影響后茬作物種植,遲遲不愿流轉土地。
駐村工作隊并不氣餒,他們挨家挨戶上門動員,耐心解釋煙葉種植的周期與優勢——6月底前煙葉采收,土地將按時歸還,而且種植過程中使用的高品質復合肥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為后續作物生長提供有利條件。經過多番努力,農戶們終于放下心來,同意流轉土地。
然而,由于當地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煙葉旺長期常面臨缺水困境。
為保障煙葉生長,駐村工作隊積極奔走,與當地礦企多次溝通協調,最終達成合作,由礦企出動大車拉水。拉水澆灌煙葉既要合理規劃用車時間與路線,又要確保水源清潔無污染。在多方齊心協力下,煙葉順利度過缺水期,茁壯成長。
煙葉種植工序繁雜,技術要求頗高。從移栽、施肥,到大田管護、病蟲害防治、打頂抹芽,再到成熟采收后的編煙、調制,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駐村工作隊全程跟進,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教農戶操作,及時糾正不規范行為,為高品質煙葉的科學培育保駕護航。
通過發展煙葉種植產業,龍臻村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戶的共贏。2023-2024年度,村集體種植30畝烤煙等,發放地租17500多元,惠及61戶村民,帶動本村820余人次就業,為村集體經濟創收超27萬元,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如今,在政策扶持與科技賦能下,龍臻村的煙葉產業蓬勃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色引擎”。
在發展煙葉產業的同時,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主動融入大農業發展,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依托本地優質資源,積極聯系、拜訪多家有實力的農業公司。通過不懈努力,成功開創了投資養殖產業、以土地入股百香果種植產業及其他農業產業園等特色產業。2023-2024年度,龍臻村實現租金及分紅收入共計26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合計超53萬元,連續兩年在全鄉19個行政村中排名第一。
精準幫扶,情暖百姓心田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駐村工作隊的核心任務。
龍臻村駐村工作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科學施策,統籌兼顧,在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為群眾提供低保特困、養老保險、產業獎補、雨露計劃、新農合醫保等“一站式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82歲的農大娘,腿腳殘疾,長期依靠女兒贍養。一次入戶走訪中,駐村工作隊了解到其女兒經濟拮據,難以維持老人的穩定生活。
工作隊迅速行動,多維度精準幫扶。一方面,幫助流轉老人的撂荒耕地,以土地托管方式實現增收,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另一方面,對接產業扶持政策,積極為老人申請產業獎補,并開展結對幫扶,定期進行生活照料與健康監測。
如今,農大娘每年增收4000多元,日子越過越好,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兩年來,駐村工作隊經常入戶走訪153戶脫貧戶和7戶監測戶,時刻關注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累計辦理以獎代補8批次215戶,金額達710788元;申請“雨露計劃”37人次;安排脫貧戶公益性崗位48人次;辦理小額信貸225萬元。
駐村工作隊針對每戶村民的實際情況,精準發力,通過“一戶一策”落實幫扶政策,筑牢防返貧底線,讓每一戶村民都能享受到政策的溫暖與關懷。
組織文藝壯劇隊到村里演出。鄧濤攝
文化鑄魂,喚醒鄉村活力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龍臻村有一座廢棄老屋,不僅影響村容村貌,更存在安全隱患。駐村工作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心將其改造。這一想法得到了后盾單位——廣西區煙草專賣局的大力支持。
利用幫扶經費,工作隊對老屋進行翻修改造,并積極聯系地方部門,爭取支持購置各類書籍,將其打造成集農家書屋與黨建活動室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化中心。
這座曾讓人繞道而行的廢棄老屋,如今已成為村民傍晚最愛聚集的“文化會客廳”,大家在這里讀書學習、交流娛樂,其樂融融。
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工作隊決定邀請地方劇團到村演出,消息一經傳出,村民們奔走相告。演出當天,臨時搭建的舞臺前人山人海。老人們悠閑地搖著蒲扇,早早來到現場,搶占了前排位置;孩子們在人群中嬉笑玩耍、來回穿梭,現場滿是歡樂氛圍。舞臺上,演員們身著戲服,唱念做打有模有樣,一招一式都韻味十足,精彩的表演引得臺下村民的喝彩聲、掌聲、歡笑聲接連不斷……
然而,在演出過程中,工作隊發現,原有的戲臺過于簡陋,且年久失修,已無法滿足演出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駐村工作隊與村民召開座談會,詳細了解大家對戲臺規模、風格以及功能的需求。之后,結合本村文化特色,基本確定了設計方案。
完成這些工作后,駐村工作隊將情況匯報給后盾單位——廣西區煙草專賣局,并申請了援建資金。
此外,龍臻村還深入挖掘、傳承鄉村優秀文化,組織本村有文藝特長的村民不定期開展文藝表演,村民們自娛自樂、歡聲笑語。在后盾單位大力支持下,兩年來,累計投入到村文化設施建設資金達78萬元,其中新建3個屯級文化活動室花費60萬元,拆除并擴建村戲臺投入18萬元,目前村戲臺建設正穩步推進。
通過上述舉措,龍臻村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鄉村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廣西區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龍臻村正沿著鄉村振興的道路穩步前行。從傳承榜樣精神、發展特色產業,到精準幫扶群眾、繁榮鄉村文化,每一步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與汗水。未來,龍臻村將繼續砥礪奮進,以“煙草綠”為底色,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大步邁進。(鄧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