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強化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根據中宣部等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安排,全國婦聯以“學習你我行”為主題,線下突出“一地一特色”,線上推出“聯聯來播報”,分層分類分眾開展巾幗大學習大宣講活動。為更好呈現各地大學習大宣講百花齊放的創新實踐,從5月16日起,全國婦聯女性之聲開設專題,每周兩篇集中展示各地活動成果,推動巾幗心向黨引領行動走深走實。
云南省婦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落實“五項行動”“六件實事”,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矩陣。發揮好全省婦聯系統100余個網絡新媒體平臺作用,組建1萬余支巾幗宣講小分隊,用好3.13萬個“婦女之家”“婦女微家”、2.04萬個“三新”領域婦聯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陣地,結合“三訪四察五送”工作,創新“庭院課堂”“火塘夜話”“雙語宣講”等特色形式,把“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講送到婦女群眾身邊,團結引領各族婦女聽黨話、跟黨走。
巾幗宣講架起“同心路”
省婦聯持續深化巾幗心向黨引領行動,打造“云嶺巾幗大學習”“云嶺巾幗大宣講”品牌。宣講員們結合自身經歷,以“活”的方式、“實”的內容、“新”的語言,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生動可感的內容,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將黨的聲音送到婦女群眾身邊,為女性成長與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舉辦“跟黨奮進新征程 巾幗建功新時代——云南省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5周年主題活動”。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代表講述奮斗故事,激勵廣大女性逐夢前行。
省婦聯干部職工等以“快板+演繹”的形式,再現婦聯干部、巾幗志愿者深入婦女群眾身邊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宣講情景。并通過情景劇《和你在一起》《今夜,星光入懷》等表演,呈現全省各級婦聯組織,婦聯干部職工、執委和巾幗志愿者對留守、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展現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工作實效。
普洱市婦聯用好民族團結誓詞碑資源優勢,講好中華民族一家親故事,引導婦女弘揚“民族團結誓詞碑”光榮傳統,續寫民族團結新篇章。臨滄市婦聯深入開展“班洪四大嫂”學習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學好一封回信、建好一個基地、開展一系列宣傳、樹好一批典型、建強一方陣地、擦亮一塊牌子的“六個一”活動,深化巾幗大學習大宣講。西雙版納州婦聯打造“雨林巾幗大講堂”品牌,著力辦好巾幗紅講堂、巾幗學法講堂、巾幗建功講堂、幸福家講堂、綠美家庭講堂“五個講堂”,持續提升雨林巾幗宣講的感染力與實效性。昆明市婦聯不斷拓展服務陣地,加強在“三新”組織、商圈等領域建立婦聯組織,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花”婦聯、“茶”婦聯等品牌,進一步夯實引領婦女、服務婦女陣地。
雙語宣講搭起“連心橋”
全省各級婦聯組織結合實際,建立體現當地特色的“雙語”宣講隊,通過“漢語+民族語”,用婦女姐妹聽得懂、聽得進、愿意聽的大白話、家常話、真心話,傳遞黨的“好聲音”。
最美巾幗奮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普洱市瀾滄縣酒井鄉勐根村黨總支宣傳委員、瀾滄縣拉祜族擺舞非遺文化傳承人李娜倮,采用“宣講+雙語+文藝”的獨特形式,將黨的聲音融入拉祜族的歌舞之中,向黨員干部群眾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把黨和國家對邊疆少數民族的關懷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少數民族婦女干部組成“巾幗宣講團”,通過“雙語”宣講普及民族團結知識,解讀鄉村振興等政策。
大理蒼洱“金花”宣講團,不斷拓展宣講方式,通過“宣傳+雙語+新媒體平臺+文藝”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宣講。迪慶州德欽縣婦聯聯合相關單位共同開展“話我中華情,同唱一首歌”系列活動。邀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藏醫尼瑪次里通過漢藏雙語為尼眾宣講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
文藝宣講奏響“主旋律”
全省五級婦聯聯動、各族各界婦女姐妹接力傳唱《花開中國》,以文藝宣講的方式傳遞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追求,唱出新時代女性的自信,進一步凝聚巾幗力量,激發奮進熱情。
婦聯機關里,大家飽含深情,帶頭唱響《花開中國》,用歌聲詮釋對婦女兒童事業的忠誠與熱愛;校園里,女大學生以青春的活力和甜美的嗓音傳唱,激勵著更多年輕女性勇敢追逐夢想,實現自我價值;廣場上,巾幗志愿者們精心編排舞蹈,以生動的形式演繹歌曲內涵,向廣大群眾傳遞新時代的“她力量”;快遞園區,姐妹齊聚一堂,共同唱起,用歌聲展示“三新”領域女性風采……
各級婦聯深耕“理論+文藝+宣講”模式,將理論嵌入藝術創作、將政策融入生活場景,打造文藝作品,白族婦女的“大本曲”、佤族姑娘的“甩發舞”、傣族姑娘的孔雀舞……每一個音符都蘊藏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意。
庭院宣講織密“連心網”
省婦聯創新開展“庭院微宣講”,組織宣講員走進竹樓、民居、牧場、田間地頭,用“拉家常”的方式講政策、聽訴求。
落實“家庭服務巾幗行動”,舉辦科學家教育家風全國示范活動暨云南省婦聯2025年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全國五好家庭代表達坡瑪吉家庭分享以音樂傳承民族文化的家風故事。文山州“小小講解員”楊浩淇與母親陳婉秋講述祖孫三代讀書傳家的家風傳承。玉溪市婦聯、宣威市婦聯分別介紹“三級介入”家庭教育模式(一級學校普及、二級社區支持、三級入戶陪伴)和家庭教育助力家風建設的做法。宣傳解讀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云南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各級婦聯廣泛開展“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家庭新風大講堂”“送法進萬家 家教伴成長”“心理健康關愛行”“家庭故事分享會”“行走的廉政課”等宣講活動。以家庭“小切口”推動社會“大治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凝聚家庭力量。
聚焦婦女群眾急難愁盼,開展“宣講+服務”惠民行動。推進“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開展黨的惠民政策宣講,舉辦技能培訓,促進婦女就業創業。富民縣婦聯在民族團結廣場,開展以“巧手編制夢想”為主題的黎陽姐妹“共富工坊”聯建活動,吸引了農村婦女、手工藝愛好者及青年創業者參與。推進“巾幗維權暖心行動”,開展“巾幗普法鄉村行”活動,祿豐市婦聯“龍鄉嫂”普法服務隊巧用“小廣場大喇叭”,普及法律知識,并將法律知識融入情景劇、小品、快板等節目里,讓群眾在輕松氛圍中掌握法律要點。持續深化愛心媽媽結對關愛服務工作,全省共招募17.7萬名愛心媽媽,結對21.9萬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把工作做到千家萬戶,不斷增強婦女兒童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線上宣講打破“時空界線
省婦聯持續打造線上宣傳矩陣,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等平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及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將《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第一卷有聲書納入全省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日常學習資源。持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婦女故事、云南故事、云南婦女故事。開設“云嶺巾幗大學習”“家書家信傳家風”“云嶺巾幗”“一線快報”“以案說法·女性維權課堂” “巾幗普法鄉村行·送‘法’進萬家”暨引領婚育新風系列宣講等專題專欄。2025年1至6月,省婦聯“云南女聲”新媒體平臺傳播量超1000萬次,成為婦女群眾喜愛的“指尖上的課堂”。
從城市到鄉村,從田間地頭到云端線上,“學習你我行”巾幗大學習大宣講活動在云嶺大地廣泛開展。當黨的聲音如同暖流滋潤七彩云南各族姐妹心田,當巾幗榜樣的故事在邊境村寨傳頌,當千年彝繡在指尖綻放新的生命力——云南各族婦女姐妹正以“春風化雨”的宣講為紐帶,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婦女人心,讓“她力量”在“黨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人民心向黨”的生動實踐中絢麗綻放。
來源/云南省婦聯
編輯/劉斌
審簽/王慧瑩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