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7月21日警告,加沙地帶人道狀況正在“急劇崩潰”,“最后的生命保障也在瓦解”。當天,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的統計顯示,僅過去24小時,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造成130人死亡、1155人受傷。20日,世界糧食計劃署報告顯示,近1/3加沙居民連續數日未進食,93%的家庭無水可用,87%以上地區被列入軍事區或撤離區,210萬平民被擠壓在無醫無藥、公共服務全面崩潰的狹小區域內。這組觸目驚心的數字,是向國際社會發出的明確求救信號:加沙的人道主義災難不能再繼續了,實現加沙持久停火刻不容緩。
自今年3月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重啟軍事行動以來,人道主義危機愈演愈烈。在加沙,饑餓已經被“武器化”,甚至一個個糧食分發點都成為“死亡陷阱”,加沙民眾沒拿到面粉卻被實彈打死的悲劇屢屢上演。一名在物資援助點槍擊中幸存的巴勒斯坦人這樣描述:“沒有救護車,沒有食物,沒有生命,再也無法生活了。我們幾乎是茍延殘喘。”巴勒斯坦總理穆斯塔法21日證實,已有超過995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主導的物資分發點領取物資時被射殺。這是對國際人道主義法則的踐踏,也是對人類道德底線的挑戰。
針對加沙人道危機的升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1日強調平民不應成為攻擊目標,國際人道救援者的安全不應受到威脅。中方反對并譴責一切傷害平民、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同樣在21日,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等20多個國家的外長發表聯署聲明,要求立即結束加沙戰爭,解除對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限制,其中不乏一度支持以色列的國家。促使他們轉變立場的原因,是加沙一再發生的悲劇擊穿了人道主義底線,撼動著國際公平正義。拉美多國領導人也呼吁捍衛多邊主義與民主制度,并敦促國際社會推動加沙地帶立即實現停火。國際社會對加沙的立場可以說空前一致。
現如今,當務之急是實現永久停火,保障人道物資快速、大規模、安全進入。然而,當前來自聯合國的援助很難進入加沙,而加沙的人道主義援助進程主要由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營利性組織“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GHF)主導。該組織不僅運作方式被指“模糊不清”,物資分發數量很少,被稱作“滴灌式援助”,并且據美聯社本月初爆料,負責GHF分發援助物資守衛任務的雇傭兵還曾向平民射擊。以色列所謂“人口遷移”和建立“人道主義城市”的設想,更被認為是以援助之名行剝奪巴勒斯坦民眾的人權與尊嚴之實。在加沙民眾事實上面臨“饑荒”時,分割巴勒斯坦領土的“黃油刀”也隨時可能落下。讓人道主義援助回歸本心,讓物資及時進入加沙地帶,讓加沙民眾能夠安全地拿到物資,是當前各方最應優先考慮并落實的事項。在生命面前,任何爾虞我詐的算計都應為之讓路。
加沙的人道主義災難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是巴勒斯坦地位問題的長期懸而未決。目前,新一輪停火談判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外界期待有關方面在2周內達成協議。但以往經驗表明,這樣的短暫停火對早已深陷絕境的加沙民眾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巴勒斯坦問題始終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兩國方案”遲遲未能落實,導致以怨報怨的怪圈無休止循環,以暴易暴的惡果不斷累積。只要巴勒斯坦人民一天未能擁有自己的國家,中東的和平穩定就始終是脆弱的,國際安全也將持續受到威脅。
加沙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園,不應成為國際政治的犧牲品。面對正在發生的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相關域外大國沒有在加沙慘劇面前袖手旁觀的權利,希望各方盡快達成停火安排,推動局勢盡快降溫,切實緩解人道主義危機,為加沙人民恢復正常生活貢獻實際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