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是巴勒斯坦人長期被以色列壓迫后做出的反抗,其實還因為一個導火索事件。
這里不得不提到沙特。
這些年來它在中東有些尷尬:
對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來說,伊朗是異類,沙特是對付異類的帶頭大哥。對整個伊斯蘭世界來說,伊朗是對抗西方威脅的中流砥柱,而沙特看起來反而像個立場不堅定的墻頭草。
沙特除了有“鈔”能力外戰斗力慘不忍睹,所以需要美國的保護,當然不只是對付以色列、伊朗,更害怕國內。沙特的君主和部落聯合制度在當今世界格格不入,王室更害怕國內造反。
所以沙特經常發出靈魂拷問:
是背叛老美讓自己失去安全保障,還是背叛同胞失去在阿拉伯世界的江湖地位?
還有沙特王儲小薩勒曼,這哥們有些手段,在兄終弟及的制度下居然成功上位;然而面對國際政治特別是極其復雜的中東時,小薩勒曼就有些涉世未深了。
特別是遇到了當時拜登政府推行的“新中東戰略”:
就是美國在自身實力下降的情況下,減少在中東的消耗進行戰略收縮,目的是重返亞太集中精力對付東方大國。
拜登上臺來政績平平,除了俄烏沖突實再沒有拿上桌面的東西,加上國內高通脹、內斗、政府高負債,要命的是馬上面臨明年大選。還有中國促進沙特、伊朗和解,深深的刺激了拜登政府。為了干出成績,拜登不得不急于促進沙特與以色列和解。
為了拉攏沙特,美國向沙特提供類似北約的安全保障協議,并協助沙特開發民用核能的應用。
要命的是,23年9月20日,年少輕狂的小薩勒曼接受美福克斯廣播公司采訪中說,沙特與以色列的談判接近完成。
可預見的是,在沙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的中東國家會選擇與以色列和解,但這是在沒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前提下談成的。
換句話說,巴勒斯坦人被自己遜尼派大哥帶頭賣了。
連自己大哥都不管自己了,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將遙遙無期,成了可憐的棄兒。
巴勒斯坦人怎么辦?
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于是干了一票大的。
實際上他們是在自救,殊死一搏。
再從一個大視角看 ,是域外大國的干涉。
一方面,以色列戰斗力的確不錯,美國認為投入產出比很高,是代理人中的佼佼者。當年支持的國民黨、南越政府、阿富汗政府表現就差遠了,一觸即潰。
另一方面,只要保住以色列這個插入中東的釘子,就可以搞亂這個地區坐收漁翁之利,維持它的石油霸權和金融霸權。
更關鍵的是,搞亂中東就可以避免阿拉伯世界的一體化,不讓這里再誕生世界級的大國。
歷史上的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等無一例外地都在這里立足。
可以想象下,一個幾億人口,占據三洲五海之地,擁有天文數字油氣資源和財富,極具向心力的龐然大國出現,是多么的恐怖……
以上原因,巴勒斯坦地區怎么可能不亂?
為了生存及域外大國的干涉,是巴以沖突癥結的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