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毛主席,大家伙兒都知道他是中國革命的領路人,一輩子為國家民族操勞。可你知道嗎,他24歲那年取了個筆名,叫“二十八畫生”。
這個名字本來挺簡單,就是從他名字“毛澤東”繁體字的筆畫數來的,加起來正好28畫。結果呢,這個數字28跟后來的中國歷史糾纏在一起,出現了好多重合的地方,讓人覺得太湊巧了。
毛主席生于1893年12月26日,那時候的湖南韶山沖是個普通農村,家里靠種地過日子。他從小就聰明好學,1913年考進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在那兒讀了五年書。
1917年4月,他寫了篇《體育之研究》,投給《新青年》雜志,署名就是“二十八畫生”。當時他24歲,正值年輕人熱血沸騰的年紀,文章里談體育的重要性,還強調身體強健才能救國。
這筆名最早其實在1915年用過一次,那時他22歲,在報紙上登啟事找朋友,一起探討國家大事。但真正廣為人知的是1917年的那篇文章。
毛主席后來解釋說,筆名里的“生”就是學生意思,謙虛點,沒啥深奧的。可誰想到,這個隨意取的數字,會跟后面的大事小情對上號。
筆名里的數字怎么就這么準
先說說為什么叫“二十八畫生”。毛主席的名字“毛澤東”,用繁體寫是“毛澤東”,毛字10畫,澤字17畫,東字8畫,總共28畫。他取這個筆名的時候,沒想太多,就是覺得方便隱瞞身份,又有點意思。
1915年,他還在師范學校念書,那年夏天在長沙的報紙上登了則啟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署名就是這個。同學們問起來,他笑著說數筆畫就知道。
兩年后,1917年,他把文章寄給陳獨秀,楊昌濟老師幫忙推薦,雜志一發,這個筆名就傳開了。毛主席用它發表觀點,談體育談救國,顯示出他早年的抱負。
巧合從這兒開始冒頭了。毛主席一生用過不少筆名,像潤之、石三啥的,但“二十八畫生”特別,因為它直接連上數字28,而這個數字在他生命中反復出現。
比方說,他從1893年生到1921年,正好28歲那年,參加了中共一大。那是1921年7月,在上海開會,他作為長沙代表去,會議上討論建黨大事。
更有意思的是,一大代表平均年齡也是28歲,像是冥冥中注定。毛主席后來回憶,說那時候大家年輕氣盛,都想改變中國。筆名取自筆畫,偏偏跟年齡對上,這事兒說出去誰不覺得奇妙。
毛主席的壽命是83歲,算虛歲84,正好三個28加起來。他一輩子分三個階段:前28年求學探索,中28年領導革命,后28年建設國家。雖說不是精確劃分,但大致這么看,也挺貼合。
楊開慧是他的第一任妻子,1920年結婚,1930年被捕犧牲,那年她28歲。毛岸英是他們兒子,1950年在朝鮮戰場上陣亡,也剛好28歲。這父子倆的親人犧牲年齡重合,讓人感慨命運無常。這些個人層面的重合,讓筆名不只是個代號,還像個預兆。
革命路上的28年印記
轉到革命歷史上,這個28就更頻繁了。從1921年中共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整整28年。這28年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經歷了多少風雨。毛主席從一大開始,就投身其中,1923年三大上當選中央執行委員,1925年回湖南搞農民運動。
1927年,那是個關鍵年,他領導秋收起義。9月9日起義打響,部隊在湘贛邊界轉戰,歷經戰斗撤退,10月7日到江西寧岡縣茅坪,上井岡山。這段路正好28天,標志著農村根據地開辟,從城市轉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就這么走出來了。
井岡山時期,1928年4月28日,毛主席的部隊跟朱德的南昌起義部隊會師,力量壯大,紅軍發展起來。這天選在28日,像是巧合堆積。
年底,1929年12月28日,古田會議開,在福建上杭古田村,毛主席主持,定了建黨建軍原則,糾正黨內錯誤思想。這會議是里程碑,紅軍從此走上正軌。
長征時候,1934年10月出發,1935年1月遵義會議,毛主席重掌領導權。從他失去軍權到重獲,中間隔了28個月,轉折點就此出現。抗日戰爭后期,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飛重慶,跟國民黨談判,簽了雙十協定,給共產黨爭得時間。
解放戰爭打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上,禮炮齊鳴28響。這是毛主席提議的,象征黨領導的28年奮斗,從建黨到建國。54門炮,每門28響,總數1512響,但重點是那28,紀念那些年浴血奮戰。
巧合還不止這些,新中國成立后,1954年9月28日,第一屆人大閉幕,毛主席當選國家主席。1956年8月28日,八屆一中全會,他連任中央主席。1969年4月28日,九屆一中全會,又選他為主席。
1973年8月28日,十大閉幕,他還是主席。這些選舉日子都帶28,像是歷史在重復強調這個數字。外交上,1944年毛主席見美國延安觀察組,1972年見尼克松,正好隔28年,中美關系打開新局。
中國歷史從舊社會到新中國,28這個數像個符號,串起關鍵節點。比方說,“新中國”繁體字筆畫,新13畫,中4畫,國11畫,加起來28畫,跟筆名對上。共產黨里的“共”字,拆開是廿和八,廿是二十,合起來二十八,毛主席自己說過,這代表共產黨人。
黨成立時成員不多,但平均28歲,預示著青春力量。井岡山到古田,從會師到會議,都在28日或28天內完成,顯示革命進程的節奏感。
建國后那些選舉,也多在28日,延續了這種模式。毛主席逝世于1976年9月9日,之后28天,1976年10月6日以后,國家進入新階段。
毛主席的思想指導下,中國從弱到強,這些重合不過是表象,核心是人民力量。回想起來,這個筆名不光是筆畫數,還體現了毛主席的智慧和時代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