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八路軍發起了一場名震中外的“百團大戰”。不僅給日軍沉重的打擊,還打出我黨領導的敵后抗日軍民的聲威。
然而百團大戰結束后,大家對此戰的評價卻一波三折,甚至有人說百團大戰是背著毛主席擅自發起的。針對這些說法,彭德懷晚年坦承:“當時是急了點。”
要知道百團大戰可是我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規模最大的戰役,那么究竟有沒有獲得毛主席的批準呢?
毛主席不同意當時就打
1939年夏,日軍開始大規模修筑封鎖工事,就是為了將八路軍和當地老百姓分割開來,令我軍失去游擊活動區域。冀中軍區政委程子華發現這一情況后,當即給八路軍總部發去電報:
“日軍近段時間修路的方式和之前不同,第一種是以深溝高壘連接碉堡,第二種是公路的聯絡向外連筑。敵人的目的很明顯,我們斷不能讓他們修成,否則會給我軍造成游擊方面的困難。”
收到程子華的電報,朱德、彭德懷和左權在作戰室激烈的議論著。看著日軍新修建的公路錯綜復雜,但每一條都指向我軍各個根據地,眾人心里都明白日軍的目的是針對我軍。
彭德懷率先開口:“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拿出對策,消滅敵人的陰謀。”朱德點點頭說:“很明顯日軍是針對我軍,既然我們猜不透他們的具體想法,那就先把情況搞懂!”
1940年2月,經過朱德、彭德懷等人的商量,八路軍總部正式下達命令:
“各部立即對日軍修路的起始點、修筑方法、守備兵力等進行詳細偵察,偵察后第一時間匯報給總部,為下一步粉碎日軍的修路陰謀做好準備!”
4月1日,我軍在和國民黨軍的斗爭中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后,當即下令,要求八路軍各部于10日起向日軍各個交通線發動一次總破襲。
然而命令剛發出第二天,彭德懷就收到一封來自毛主席的緊急電報:
“目前形勢非常嚴峻,蔣介石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要和我軍斗爭,最威脅我軍的便是綏德和皖東。
你、賀龍、關向應立即派主力對付國民黨第90軍,以解除延安的危機;除了主力部隊外,你還需派兵南下華中,和陳毅取得聯系;還請朱德同志早日回洛陽,和國民黨軍衛立煌談判后返回延安,參加七大。”
收到毛主席的急電,彭德懷只好將早已制定好的計劃擱置,隨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不過在彭德懷的心中,這個計劃始終沒有消失……
百團大戰爆發,毛主席:這樣的戰役能否再來兩次?
4月下旬的一天,彭德懷讓左權去129師師部,和劉伯承等人商量如何破壞日軍的陰謀。經過一晚上激烈的討論,大家最終決定:
“由聶榮臻和劉伯承配合,將日軍最主要的交通線正太路分成東、西兩段,分別將其擊破,從而打通晉察冀和太行區之間的聯系。”
第二天一大早,左權回到八路軍總部,將這一情況匯報給彭德懷。在之后的幾天時間里,彭德懷一直觀察作戰室的地圖,漸漸地,一個戰役方案在他腦海中形成。
彭德懷決定讓聶榮臻部和129師,對正太路湊給榆次到井陘鐵路沿線上的車站、橋梁、水塔等同時發動進攻,達到將其破壞的目的;八路軍其他各部則向同蒲、平漢等第發起全面進攻,拖延日軍支援的步伐,徹底將其消滅。
計劃已經形成,接下來需要做的便是等待合適時機。
8月8日,彭德懷下達戰役行動命令,同時決定戰役由八路軍總部指揮,20日正式發起進攻。緊接著,彭德懷還將戰役計劃寫成報告發往延安,請中央和毛主席批準。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還沒等中央和毛主席批準,戰役發起的時間就到了。無奈之下,彭德懷只好下達命令:“發起進攻!”隨著彭德懷的一聲令下,八路軍各部紛紛向日軍出擊。
彭德懷和左權等人一晚沒睡,在總部的院子里走來走去,只為第一時間得知前線情況。8月21日拂曉,彭德懷接連收到劉伯承、聶榮臻、賀龍的電報,紛紛匯報好消息。
彭德懷緊張的神經終于放松下來,臉上也露出久違的笑容,左權等人見狀也不禁感到欣慰。緊接著,配合問作戰科長王政柱:“咱們有多少個團參戰了?”
王政柱連忙匯報說:“晉察冀軍區有29個團,129師有46個團,120師有20個團,共計105個團。”左權聽后笑著說:“剛好,百團大戰!”彭德懷點點頭,說:“好,不管是100多個團還是多少,咱們就叫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從8月20日開始,持續了3個半月,共經歷3個階段,直到次年1月才算徹底結束。此次戰役我軍斃傷日偽軍2.5萬余人,摧毀日軍據點2900多個,繳獲不少槍支彈藥。
當百團大戰勝利的消息傳達延安后,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十分高興,紛紛參加慶祝大會。毛主席還給彭德懷發去電報:“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斗是否能再組織一兩次?”
百團大戰是背著毛主席發起的?彭德懷晚年坦承
既然毛主席如此滿意百團大戰,那么怎么會有人說此戰是背著毛主席發起的呢?
其實總的來說就是因為彭德懷沒等毛主席批準,就發起了百團大戰。事后,毛主席、彭德懷和周恩來還針對這件事開了個會。
三人都坐下后,毛主席率先開口:“咱們先定個君子協議,第一、把話講透;第二、可以罵娘;第三、各自做檢討,不能記仇,也不能影響接下來的工作。”
彭德懷和周恩來都同意后,毛主席對彭德懷說:
“這次你在會上受到批評,責任全在我,是我事先沒和你說,你生氣也是能理解的。‘百團大戰’是無可非議的,你在發起戰役前向軍委和我都匯報了,當時我們也同意了。但缺點在于你沒有收到軍委同意的電報,就提前行動了,不過這我也能理解,畢竟時機錯過不再來。而且我不但同意了,還給你發電報問這樣的戰役能不能多來幾個。”
聽到毛主席這樣說,彭德懷被其他同志批評所受的那點氣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說:
“主席,有您今天這段話,就算是讓我彭德懷現在去死,我也沒有遺憾。你是了解我的,也是信任我的,倒是我要向您說聲對不起,請您原諒我的情緒。”
毛主席搖搖頭,說:“不,這件事錯不在你,你有勇有謀,能再關鍵時刻提出解決辦法,這不僅僅是對我個人的支持,更是幫助革命。以后還需要你多向我提提意見呢!”
周恩來聽后哈哈大笑:“好好好,那我們今天這算是把話說透了。”
晚年彭德懷在回憶百團大戰的時候,坦承說:“當時我確實是有點急了,但戰役刻不容緩,我不能錯過那個時機。”
既然彭德懷已經向中央和毛主席匯報發起百團大戰的決定,那么中央為何沒能及時回復呢?
聶榮臻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破襲正太路或者平漢路,其實這在游擊戰爭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換而言之,這也算是我們的一種日常工作,所以根本不涉及什么戰略問題,所以一般軍委是不會反對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王稼祥曾透露說:
“發起百團大戰的時候毛主席正在醫院休養,電報是我接收的,我擔心影響主席休息,沒有第一時間匯報,所以沒能得到批復……”
如果報告及時送達,也許情況又會不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