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近又發布了最新的防衛白皮書,開篇就強調中國、俄羅斯、朝鮮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看起來,這種調門一點沒變,依然是老套路:渲染中國威脅、強化自身軍備、呼應美國立場。
但有意思的是,在臺灣問題上,日本卻悄悄換了種說法,甚至做出了明顯的戰略收縮。這可不是我們隨便猜的,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動作支撐。
7月19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日本政府私下已經告訴在臺灣的日企:如果臺海真的打起來,政府不會幫你們撤人,想走只能靠自己。
這個信息一出,外界一下子警覺了。畢竟,過去幾年日本一直高喊“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說得義正詞嚴。但現在,嘴上還在說,行動卻開始變了調。
其實,這種“嘴上強硬、手上保守”的態度,很符合日本一貫的風格。日本不傻,它很清楚,臺海一旦爆發沖突,直接卷進去對它來說代價太大。現在日本經濟放緩、內政焦慮,軍力也還沒有真正“松綁”,它沒法真的硬碰中國。
更關鍵的是,日本政府這次的態度,釋放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臺灣問題,日本不打算插手太深了。
來看幾個細節:第一,日本官員明確表示,日本外交上并不承認臺灣,這是一條紅線,不會動。這是對外資、對中國大陸,也對美國傳遞的真實立場。你可以看作是一種“撇清關系”。第二,有兩家日本大企業已經悄悄從臺灣地區的知名百貨公司撤資。島內媒體說得很直白:這是“用腳投票”。日企自己知道風向不對,趕緊減少風險。第三,從2022年開始,一些大型日本公司每年都在進行員工撤離演練。這些演練里沒有自衛隊、沒有官方支援,完全是靠企業自己搞定。這說明什么?說明政府早就做好了“事不關己”的準備。
那為什么日本要突然“變口風”?背后其實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現實利益決定戰略調整。日本在臺灣地區投資的企業很多,尤其是半導體領域。但一旦沖突爆發,這些投資就是打水漂。更糟的是,日本根本沒有能力保護這些利益。日本憲法限制自衛隊出境作戰,臺灣地區又不是它承認的國家,派兵撤人都成問題。與其冒險,不如早點收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