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為了方便您參與討論與分享,懇請您點擊“關注”按鈕,這將為您帶來更豐富的互動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依據權威資料整理,并結合個人觀點進行原創撰寫,文中已注明相關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東京澀谷街頭,眾多抗議者將日本首相的照片貼上“賣國賊”的標簽,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著網民留言:“我們辛苦工作納稅,結果全被用來供養美國人”,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一切要從特朗普于7月22日發布的一條推文說起。他在推文中宣稱,自己與日本達成了“史上最偉大的交易”,日本不僅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其中90%的利潤還將歸屬美國所有。
此外,日本還同意向美國開放汽車與農產品市場,這一消息引發國內民眾強烈不滿,紛紛指責現任首相石破茂“喪權辱國”,這項協議為何會被簽署?
從特朗普的措辭中可以看出,這番言論實則是對“極限施壓”成功的自我炫耀。他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該協議將為美國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極大推動經濟復蘇。
協議一經公布,立即引發東京債市劇烈震蕩。兩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0.82%,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突破1.595%,創下近17年來新高。
交易員紛紛拋售國債,花旗報告顯示,由于貿易不確定性減少,日本央行年底加息的可能性上升至75%。
實際上,大量資本外流的壓力使得5500億美元投資必須經歷日元兌換美元的過程,這對東京各大銀行而言是一次嚴峻考驗。三井住友銀行甚至發出警告,認為這將對經濟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表面上看,日本似乎是在“跪著送錢”給美國。5500億美元的投資中,90%利潤歸美國所有,相當于日本企業是在為美國打工。
以三菱重工為例,面對壓力只能硬著頭皮“掏錢”,甚至不得不出售祖業所在的長崎造船廠,急于變現意味著價格將大幅縮水。
再看農業領域,美國直接對日本農業發起沖擊,要求其開放大米市場。美國以零關稅的轉基因大米參與競爭,而日本本就耕地面積有限。
北海道的農民遭受重創,辛苦一年的大米原本指望高價賣出,卻被美國低價大米沖擊得血本無歸。有日本農業官員痛心疾首地表示:“百年防線崩塌了!”
石破茂曾信誓旦旦稱“農業不會受損”,但隨即遭到網民群嘲,有人翻出美國農業部數據指出,日本開放市場后,美國牛肉出口率暴漲70%。
汽車業也正經歷寒冬,盡管協議將關稅從25%降至15%,但日本車企實則被迫簽下“賣身契”。本田、豐田等企業需追加100億美元投資,并加速將核心零部件供應鏈轉移至北美。
更隱秘的條款是,日本車企需向美國實時傳輸生產能耗數據,相當于接入美國能源部的區塊鏈系統,并每季度提交供應鏈合規測試報告,日本工業命脈將處于美方監控之下。
雖然特朗普高調宣稱這是“史上最大投資”,但其中僅有1200億美元有明確規劃,其余均為“企業自愿參與”,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在脅迫之下做出的讓步。
在協議簽署前72小時,美日突然宣布升級駐日美軍指揮權,允許在琉球群島永久部署中程導彈。當日本記者追問導彈部署是否與貿易協議有關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的回答是“盟友應在安全與經濟上深度捆綁”。
日本之所以愿意簽署這份不平等條約,是因為美國的槍炮已對準其國土。協議簽署前一周,駐日美軍在橫田基地試射戰斧導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試射射程足以覆蓋整個東京,所謂“試驗”,實則是一次赤裸裸的軍事威脅,若不簽約,后果自負。
二戰后,美國牢牢掌控日本的經濟與軍事,日本想要擺脫美國并非易事,此舉實屬無奈。
協議還暗藏針對中國的條款,要求日本企業若想獲得美國芯片技術,就必須終止與中國企業的先進制程合作。
全球光刻膠巨頭JSR隨即宣布中止與中芯國際的ArF光刻膠聯合研發,東京電子也暫停向長江存儲交付刻蝕機訂單。
不過,日本并非完全任人擺布。豐田宣布將在上海臨港新建電動車超級工廠,電裝、愛信等零部件企業將30%產能轉移至泰國。
日本財務省也在6月單周拋售500億美元美債,創三年新高,并計劃將中日貨幣互換額度提升至5000億人民幣,顯示出日本試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其實,日本并非首次簽訂此類不平等協議。早在1985年,日本就與美國簽署“廣場協議”,成為美日經濟關系的重要轉折點。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因對日貿易逆差擴大,強行要求日元升值以削弱日本出口競爭力。最終日元升值近50%,直接導致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引發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停滯。
這一歷史事件喚起民眾對過往代價的集體記憶,使民眾對美日同盟的信任動搖。調查顯示,日本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已降至22%,68%的人表示“不再信任美國”。
此次“史上最大協議”的簽署,是日本在美國強權政治下的又一次“割肉求生”,盟友關系在利益面前逐漸瓦解。
國家主權與經濟獨立將走向何方?當一個國家不得不犧牲核心產業和民眾福祉來維系所謂的“同盟”,這無疑是對全球化時代“互利共贏”理念的公然蔑視。
信息來源:環球網:美財長警告日本:若貿易協議履行情況讓特朗普不滿,關稅將重新回到25%新浪財經:特朗普宣布與日本達成“史上最大”貿易協議,征收15%對等關稅新京報:去留反轉風波后,石破茂首相之位仍岌岌可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