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市右江區陽圩鎮立足山區地質災害多發實際,以黨建為引領組建“急先鋒”黨員突擊隊,將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與應急處突工作深度融合,通過“練戰結合”筑牢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紅色堤壩,讓“急先鋒”黨員突擊隊的旗幟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作為地質環境復雜的山區鄉鎮,陽圩鎮3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遍布18個村和1個社區,滑坡、崩塌等風險時刻考驗著基層治理能力。“急先鋒”黨員突擊隊的組建,正是鎮黨委針對這一現實挑戰給出的“黨建答案”——以黨員干部為骨干力量,以快速響應、高效處置為核心目標,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轉化為實打實的應急行動力。
未雨綢繆時,“急先鋒”黨員突擊隊在演練場磨劍。鎮黨委牽頭組織突擊隊隊員,在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實戰化應急演練。從預警信號發出到隊伍集結,從群眾疏散到秩序維護,每一個環節都對標真實險情,讓隊員們在模擬實戰中熟悉流程、錘煉技能。“練就是為了戰,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參與演練的突擊隊員說,正是一次次較真碰硬的演練,為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打下了堅實基礎。
險情突現時,“急先鋒”黨員突擊隊在風雨中沖鋒。一次突發地質災害預警中,鎮黨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突擊隊員聞令而動,冒雨連夜奔赴隱患點。漆黑的山路、瓢潑的大雨擋不住前進的腳步,他們蹚積水、越泥濘,歷經一個多小時跋涉抵達現場后,立刻分工協作:有的挨家挨戶敲門通知,有的攙扶老人孩子轉移,有的搬運應急物資……短短3個多小時,將54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至安置點,在風雨中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紅色防線”。
安置保障中,“急先鋒”黨員突擊隊在細節處暖心。臨時安置點里,突擊隊員早已備好被褥、食品,醫護人員攜帶急救設備隨時待命,24小時輪班值守的隊員們實時監測險情。“多虧這些‘急先鋒’黨員突擊隊的同志,我們才有了安穩的‘避風港’。”一位轉移群眾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從物資保障到醫療服務,從情緒安撫到安全巡查,突擊隊員用細致入微的行動,讓群眾在危難中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長效治理中,“急先鋒”黨員突擊隊在機制上扎根。鎮黨委將“急先鋒”黨員突擊隊建設與日常治理結合,通過“黨員聯戶”打通預警信息傳遞“最后一米”,依托195個網格實現汛情排查全覆蓋。累計開展的10余次防汛演練、120余人次應急培訓,讓突擊隊的戰斗力不斷提升。如今,“急先鋒”黨員突擊隊不僅是應急救災時的沖鋒隊,更成為常態化守護群眾安全的“常備軍”。
陽圩鎮“急先鋒”黨員突擊隊,用一次次實戰檢驗初心,用一個個行動詮釋擔當。鎮黨委將繼續建強這支隊伍,以更嚴標準、更實舉措完善應急體系,讓“急先鋒”黨員突擊隊的旗幟始終在守護群眾安全的一線高高飄揚。(李怡 楊曉鳳 王秋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