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的時候,一張載入史冊的照片留存了下來,毛家三兄弟和三妯娌因為這場會議才第一次相聚。
江西瑞金召開“一蘇”大會的有來自各根據地的代表約五六百人,毛家妯娌在參加完會議后,便請來了當地的照相館師傅拍下了這張照片。
照片中左邊兩個站著的女子是錢希均,右邊第一個則是賀子珍。
錢希均和她大嫂,如若不是這次開會,她這一生應該只會見賀子珍一面。他們都是革命女性的傳奇人物。
她們把鐵骨柔情深藏心底,將革命重任扛在肩頭。
盡管一生都在為革命拼搏,但始終無悔無怨,她們的精神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她們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雖樸實無華,卻一心只為人民,她們的事跡應當流芳千古,被世人銘記!
雖說毛家媳婦們留下的同框照并不多,但每一張都足以讓我們感同身受、淚流滿面!
巾幗不讓須眉
賀子珍作為“湘妹子”,但可不是什么柔弱的女子,她作為毛主席的妻子,在革命斗爭中表現出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
1934年的時候,中央紅軍開始長征,而賀子珍和毛澤民的妻子錢希均,這對妯娌也踏上了這段無比困難的道路。
她們因是女子,被編在了老弱病殘和女子組成的休養連。
不要以為這會是一個較為輕松的地方,她們不僅要照顧傷員,還要解決物資短缺的問題。
更是要跟著大部隊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時刻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
長征期間,賀子珍在途中剛生下了孩子,就不幸遭到敵軍飛機的轟炸,身受重傷。
錢希均就一直守在賀子珍的身邊,寸步不離的照顧她,幫她走出了那段灰暗的時光。
這段生死經歷也讓她們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可在回國后,賀子珍又變成了獨自一人承受著生活的重擔。
盡管其中辛酸不斷,可她依舊能夠保持著堅強的內心。
而錢希均的生活較為平穩,她在延安重新組建了家庭,后來也和丈夫一同去上海探望賀子珍。
之后便將自身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一直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直到1992年在江西去世。
李敏和小姨賀怡、李訥和大姨李云露
1949年的夏天,李敏與小姨賀怡,李訥與大姨李云露拍攝了一張極為罕見的合影。
從這張照片上不難看出,李敏身穿一件連衣裙,看起來美麗動人,而李訥則留著一個蘑菇頭,看起來也非常活潑可愛。
賀怡是賀子珍的妹妹,她的丈夫也是響當當的革命先烈毛澤譚。
但命運似乎不太眷顧這位女子,她的丈夫毛澤譚在1935年被捕犧牲,要知道當時他們的兒子才僅僅兩個月大。
賀怡在改嫁后又生下了兩個男孩,但她在1949年的時候不幸遇到車禍離世,當時她的年齡還不到40歲。
而李訥的大姨李云露,由于她和李云鶴并不是一個母親所生,所以年齡相差了十幾歲。
在父親離世后,她還援助過繼母和妹妹李云鶴,后來李云鶴來到上海發展后,她們之間就漸漸沒了聯系。
1948年李訥的外婆去世之后,李云鶴回家奔喪后,兩姐妹才重新取得了聯系。
而李云露也跟著她來到了西柏坡,更是擔起了照顧李訥的責任。
50年代末的時候,李云露回到了老家定居,此后就沒了消息。
偉大的一家人
毛澤民先后曾有過三位妻子,第一位是發妻王淑蘭,他們結婚了12年,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遺憾的是,最后只有一個女兒毛遠志長大成人了。
而她的第二任妻子則是錢希均,他們雖然生活在一起14年,卻沒有一個孩子。
朱旦華是他的第三任妻子,他們雖然只生活了兩年,毛澤民就不幸犧牲了,但育有一個兒子名叫毛遠新。
1942年9月,毛澤民一家三口被盛世才拘禁,在此期間,毛澤民不幸壯烈犧牲,直到1946年7月,朱旦華和兒子才回到了延安。
1949年,朱旦華與方志純于西柏坡喜結良緣,之后攜手前往江西南昌工作,未曾想,竟在南昌遇見在此生活的王淑蘭和毛遠志母女。
王淑蘭母女在聽說朱旦華也來到了南昌,便迫不及待地向她打聽毛澤民犧牲前后的事情。
朱旦華也自然知道毛澤民的發妻,將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她。
當王淑蘭看到毛遠新的時候,拉著朱旦華母女二人拍下這張非常珍貴的照片,兩位母親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和母愛一同守護著毛家的根基。
期間,朱旦華擔任過江西省婦聯主任、全國婦聯執行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后于2010年病逝,享年99歲。
她也是毛家媳婦最后一位辭世的,更是見證了百年歷經滄桑的毛家。
愛情伴侶和革命戰友
毛澤東與楊開慧從相識、相知到相戀,離不開楊開慧父親楊昌濟和母親向振熙的幫扶。
而毛澤東之所以能夠來到北大圖書館離不開楊昌濟的幫助,也是為了能讓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李大釗等人。
著名文史專家王興國曾感慨道:若是沒有楊昌濟,就沒有青年才俊毛澤東。這句話不無道理。
楊昌濟曾在臨終前向好友章士釗推薦毛澤東和蔡和森,在他住院期間,毛澤東一邊要照料恩師,一邊還要參加驅逐軍閥張敬堯的活動。
楊昌濟
期間,毛澤東和楊開慧經常來往,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理想和相同的愛好,1920年冬天,兩人便結婚了,一不坐花轎,二不辦婚禮。
婚后兩人一同學習、共同進步,繼續為了共產主義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而楊開慧不僅要照顧孩子,更要將大部分的精力協助丈夫的工作。
1927年,毛澤東和楊開慧結婚已經7年了,但這個時間段正處于革命的低潮,為了保存革命實力,毛澤東勇上井岡山,自此,夫妻兩人常常用暗語傳遞消息。
其實從這一年到1930年,楊開慧一直都在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四處奔波。
而她如此光明正大的奔走,自然是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放長線釣大魚罷了,可最終還是被捕入獄。
1930年11月14日,年僅29歲的楊開慧于長沙市郊識字嶺壯烈犧牲,其英名永銘史冊,其精神璀璨生輝。
李敏和孔令華
1960年夏天,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和孔從洲的兒子孔令華在中南海拍攝了一張照片。
此時的李敏24歲,孔令華25歲,從照片中來看,李敏長相非常漂亮,五官也和毛主席非常像,而孔令華也很帥氣,這時的他們結婚還不滿一年。
毛主席雖然對自己兒女的學習和工作方面非常嚴格,但他們的婚姻大事卻不過多干預,他主張自由戀愛,尊重他們的想法。
孔令華的父親孔從洲是原炮兵副司令,也是一名國軍的起義將領,最初是楊虎城的部下,更是全程參與了“西安事變”。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李敏對于父親的遺產從沒有詢問過黨中央。
他們一直謹記著父親說過的話:“一定要在政治上積極進步,要為人民做工作,為人民服務,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就可以了!”
結語
毛家媳婦們一直都踐行著樸素、博愛的家風,她們雖然是平凡人,可她們的精神卻未曾平凡過。
毛家男兒浴血奮戰、征戰沙場,而毛家的媳婦也都是巾幗不讓須眉,她們不僅是親人、姐妹,更是同志,是戰友!
毫無疑問毛主席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充滿了幸福和溫馨,但在那動蕩的年代,這又何嘗不是一件難以實現的心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