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中央軍委經過前后兩次評定、增補,最終確定了“新中國當代36位軍事家”,這份名單中,周總理緊隨毛主席,排在第二位,作為公認的“無冕之帥”,1955年如果參加授銜,周總理會不會是第一元帥呢?
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是開國元勛中能力最為全面的一位,也是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在軍事方面,如南昌起義(1927年)、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955年授銜,元帥軍銜的評定主要基于軍事指揮貢獻、軍隊建設貢獻和革命資歷。
周恩來雖然具備極高的軍事貢獻(如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央軍委副主席等),但在解放戰爭后期和建國后,他的主要工作轉向國家建設和外交領域,而非直接指揮作戰。
十大元帥的評選更側重于長期在軍隊擔任核心指揮職務的將領,如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
那么,如果周恩來總理參加授銜,是否會是第一元帥?
有觀點認為,可能性較低,原因之一就是朱德長期擔任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解放軍總司令,是人民軍隊的象征性領袖,這一身份決定了他授銜時位列第一元帥。
彭德懷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擔任野戰軍統帥,抗美援朝時更是志愿軍總司令,軍事指揮貢獻極為突出。
周恩來總理雖然軍事貢獻巨大,但相比長期在一線指揮的元帥們,他的核心貢獻更多在黨政和外交領域。
因此,這一觀點認為,如果周恩來參加授銜,毋庸置疑是元帥,他的資歷和貢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但內部排名可能會低于朱德,與彭德懷、林彪兩位戰功赫赫的元帥相當,因為朱德長期擔任人民軍隊的總司令,軍中地位不可替代。
那么,36位軍事家排名中,為何周總理排在第二位呢?
1989年和1994年,中央軍委兩次評定新中國當代36位軍事家,其中包括十大元帥、十位大將等二十位、未授銜但貢獻巨大的領導人(如周恩來、鄧小平、楊尚昆等)、以及犧牲或早逝的杰出將領(如葉挺、左權等)。
周恩來位列36位軍事家之一,但排名并非完全按軍事貢獻高低,而是綜合考慮歷史地位和革命資歷。
單論軍事貢獻,如指揮大型戰役等,相比朱德、彭德懷等長期擔任軍隊統帥的將領,可能沒有顯著的戰功戰績,不過,周總理的核心貢獻除了軍事方面的突出貢獻(創建軍隊),更多在黨政和外交領域,在新中國革命發展進程中的全面領域中,他在人民軍隊創建和發展中的歷史地位無可替代,這也是他位列36位軍事家并排名第二的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