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緬懷最可愛的人——
中國駐朝鮮使館祭奠中國人民志愿軍先烈
人民網記者 劉融
當地時間7月25日,中國駐朝鮮使館祭掃球場郡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他們的靈魂多么地美麗和寬廣,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
當地時間7月25日,在朝鮮戰爭停戰72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國駐朝鮮大使王亞軍率中國駐朝鮮使館外交官及家屬、駐朝鮮志愿軍烈士褒揚代表處、在朝中資機構、媒體、旅朝華僑和留學生代表等70余人先后趕赴平安北道球場郡、平安南道價川市的松骨峰、龍源里,祭掃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憑吊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犧牲的志愿軍英烈。
球場郡烈士陵園依山而建,墓園內安放著志愿軍烈士3座合葬墓。王亞軍大使帶領中方一行整齊列隊,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向紀念碑敬獻花籃。全體人員肅立默哀,鞠躬致禮,以杯酒敬忠烈、以白花祭英魂。
朝方陵園管理員表示,朝鮮民眾每逢重要節日都會前來向志愿軍烈士致以哀思。今后將繼續盡心竭力做好陵園維護管理工作,為傳承朝中友誼貢獻力量。
王亞軍大使感謝朝鮮黨和政府重視對志愿軍烈士墓修繕保護工作,表示中朝傳統友誼是鮮血凝成的,是雙方共同的寶貴財富。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相信在中朝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朝傳統友誼定會取得更大發展,為維護地區和平、造福兩國人民做出更大貢獻。
隨后,祭掃隊伍沿著蜿蜒的田間小徑來到松骨峰阻擊戰舊址。1950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奉命在松骨峰阻擊南逃的美軍。面對敵人的精良裝備,3連官兵憑借數量不多的迫擊炮與機槍,以及手中的步槍和刺刀,打退了敵人一輪又一輪進攻,牢牢守住了陣地,為我軍主力部隊聚殲敵人贏得了寶貴時間。戰斗結束后,全連120人僅幸存7人。
松骨峰上舊日戰痕已被歲月抹平,但志愿軍英烈們用血與火鑄就的英勇故事仍在中朝兩國人民間世代流傳。王亞軍大使一行面向松骨峰的方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敬獻花束,鞠躬默哀、灑酒致祭。松骨峰阻擊戰的一幕幕,被當時正在朝鮮戰場采訪的作家魏巍寫進了膾炙人口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
王亞軍大使表示,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軍民并肩戰斗、不畏艱險,付出了巨大犧牲,為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我們要讓松骨峰精神世代傳承下去,不斷鞏固發展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攜手克服挑戰,為兩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地區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朝方陪同人員表示,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旗幟,同朝鮮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戰斗,像守衛自己的祖國一樣守衛朝鮮,正是這種精神化作了抵制侵略的盾牌和發起進攻的利劍,百余名中國人民志愿軍官兵才能抵御美軍一次又一次進攻和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戰斗至最后一刻。朝鮮人民會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重大犧牲。
祭掃最后,一行人路經龍源里,在公路旁遠遠憑吊曾在三所里、龍源里阻擊戰中英勇犧牲的志愿軍烈士。
當地時間7月25日,中國駐朝鮮使館祭掃球場郡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圖為祭掃隊伍向志愿軍烈士墓碑鞠躬致禮。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當地時間7月25日,中國駐朝鮮使館祭掃球場郡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圖為王亞軍大使帶領中方一行向紀念碑敬獻花籃。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當地時間7月25日,祭掃隊伍沿著蜿蜒如腸的田間小徑,徒步登上長滿玉米的山坡,憑吊在松骨峰阻擊戰中犧牲的志愿軍英烈。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當地時間7月25日,祭掃隊伍面向松骨峰的方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敬獻花束,鞠躬默哀。 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當地時間7月25日,祭掃隊伍面向松骨峰的方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敬獻花束,鞠躬默哀。 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當地時間7月25日,中國駐朝鮮使館少年們用稚嫩而堅定的童聲朗誦了魏巍感人至深的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代表祭掃隊伍向志愿軍先烈表達崇高敬意與無限追思。人民網記者 劉融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