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抗美援朝中國志愿軍出兵的原因,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如果朝鮮亡了,東北將會面臨外部壓力,沒了朝鮮緩沖區,會出現“唇亡齒寒”的情況,包括還有美國航母編隊開進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
這些可以說是根本原因,但并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美軍參戰以后,對中國東北領空的多次侵犯。
中國志愿軍出兵之前,美軍對東北領空的侵犯
中國志愿軍從1950年10月19日開始入朝,10月25日發起第一次戰役,就算截止到10月19日,美軍飛機也已經侵犯中國東北領空十幾次,執行偵察、掃射、轟炸任務。當然,每次中國向聯合國發出抗議的時候,美國的回應都是“誤入、誤傷、誤炸”。
誤入一次兩次的還有可能,誤入十幾次,騙誰呢?尤其是在8月27日這天,一天內5次進入安東(丹東)、輯安(集安)、臨江,這已經很明顯是故意為之了。
美國在6月27日就開始使用武力干涉朝鮮內戰,6月27日是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三天,美國主要是出動海軍、空軍攻擊北朝鮮軍隊,對朝鮮碾壓式的推進并沒有多大影響。“聯合國軍”是在7月7日開始陸續出兵朝鮮,真正扭轉局勢的是9月15日開展的仁川登陸,才開始將朝鮮回推至三八線以北。
6月27日到8月27日,這其中已經相隔兩個月了,依美國的實力,不可能還不清楚哪邊是北朝鮮領土,哪邊是中朝邊境,更不可能會在一天之內出現5次誤入鄰國領空的情況。
在電影《長津湖》中,只有一個鏡頭是出現了美軍飛機“誤炸”東北的片段,就是轟炸安東漁村的片段。
這個鏡頭是在志愿軍入朝之前還是入朝之后我有點記不太清了,電影中沒有給出是明確的哪一天,不過這足以能解釋電影中的一個反問:“美國過了三八線,過不過鴨綠江”,很明顯,美軍會過鴨綠江。
所以電影中的另一句臺詞:“這一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這一代不在朝鮮打,下一代就要在東北打了。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并不單單的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的在保家衛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