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咩小胖
今天女兒放學回來說,班里一個小朋友在排隊做操的時候打了她的胳膊一下。聽到這話,家里的老人先急了,大聲問“你有沒有打回去?”
其實,我并不贊同小朋友之間出現這樣的小糾紛,直接打回去解決。一是很有可能孩子們只是鬧著玩,二是我家女兒并不喜歡使用暴力的方式回擊,而且打回去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果不其然,女兒淡定地說,“我沒有打他啊,只是告訴了老師。他跟我道歉了,我們就還是好朋友。”
當孩子說他在幼兒園里被小朋友打了,家長如何回答,對孩子是比較重要的。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處理此類問題的想法。家長不要簡單地跟孩子回復一句“打回去”,更不要去斥責孩子。
當孩子說自己被打了,家長要避免三種錯誤的回答方式。
第一,批評孩子的軟弱。
有些家長性子比較急,當聽到孩子被別人打了就會又氣又心疼,這個時候就會去批評孩子軟弱。
家長也是出于好心,是因為心疼孩子才這樣說的,但是話一說出口就會傷害到孩子,孩子本來在外面被欺負了就很委屈,結果家長還要批評自己,這時候孩子就會感覺到更加難受了。
而且如果家長總是去說孩子軟弱,反而給孩子貼上了這個標簽,會讓孩子越來越軟弱。
第二,強迫孩子去還手。
當孩子被小朋友打了,直接反擊回去打回去,這樣的方式會不會更有效呢?其實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這樣的方式是他們自己都不能接受的。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能分辨是非,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即便是自己被打了,但是他不愿意再去打別人,因為他不愿意做出錯誤的行為。
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去還手,就會讓孩子的是非觀受到一個沖擊,明明是不對的事情,為什么家長一定要讓我去做呢?這個時候孩子非常為難,他不愿意去做這件事情。
第三,讓孩子遠離打人者。
還有一種家長不希望孩子去正面的對抗,但是他會跟孩子說,那么你以后就不要跟打你的小朋友一起玩了,讓孩子去遠離打人者。
這樣看似讓孩子遠離了,可能被打的危險,但是這樣躲避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的人際交往,甚至會讓孩子恐懼社交,覺得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生怕別人會打他。
那么面對這個問題,家長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呢?
?安撫孩子的情緒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當聽到孩子說,他在幼兒園里被小朋友打了,家長首先要做的一點是去安撫孩子的情緒,詢問孩子的感受。
孩子來跟家長說這件事是在跟家長傾訴自己的委屈是在將自己的這樣一種情緒排解出來,所以家長一定要先顧及孩子的情緒,去跟孩子溝通問問他是否還傷心難過。
?了解清楚事情的具體情況,再去想處理方法。
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家長要問清楚孩子當時具體的情況是怎么樣的,他采取了哪種方式來處理呢。
因為很多時候在幼兒園里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是很常見的,孩子說被打了不一定是對方故意的暴力行為,也可能是小朋友之間的打鬧玩耍。所以,家長先不要激動,而是要去問清楚孩子具體發生了什么,再來跟孩子進行溝通。
如果是對方故意的行為,家長可以去問問孩子當時采取了哪些方式看看孩子對這件事情自己的一個處理方式是怎樣的,然后再來告訴孩子如何正確的去處理。
?告訴孩子保護自己是最重要的。
- 當被小朋友打的時候,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可以迅速地躲開,或者是用手去擋住對方的攻擊。
- 然后要大聲地去呵斥對方,要讓對方看到你是敢于反抗的,是不好欺負的。這一點對于一些比較內向或者膽小的孩子來說,要慢慢地練習,讓孩子能夠有勇氣去反抗。
- 之后就是要讓孩子去尋求幫助,一定要將事情告知老師,讓老師來處理。
當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家長出于感性的角度,肯定是不希望孩子吃虧,甚至是希望孩子要還回去,但是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情就需要使用更為理性的方法去處理,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幫助孩子提升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讓他懂得以后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時,自己如何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