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有些標題黨,實際上從營銷角度來說,部分制表品牌給人的“假象”就是這樣。
上期最后我們提到的話題是因為一款表,讓人們熟知了一個品牌,其實這樣的案例經常出現在品牌營銷中。作為新興的并且是全球最大的鐘表市場,中國內地已經接納了國外大約七八十個鐘表品牌,其中主流的“活躍型選手”就有三四十個,小到幾千,大到幾百萬,幾乎涵蓋了各個價位段。由此,接下來準備進入或者努力開拓中國市場的制表品牌不得不面對一個嚴苛而復雜的競爭環境。
蛋糕雖大,吃起來并不容易,若是集中優勢兵力打造一兩枚爆款,進而塑造良好的品牌口碑,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今年的上海“鐘表與奇跡”高級鐘表展,有很多品牌第一次參加,但是帶來的展品卻誠意十足。
先說亨利慕時,雖然這個品牌是高檔制表中非常有特點的一個,而且品牌歷史也接近200年,但它在中國人的心中相對陌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它進入內地的時間實在太晚,而且缺乏足夠多的市場推廣。很多人都知道瑞士的沙夫豪森有個牛哄哄的品牌叫萬國,可他們不一定知道亨利慕時也來自這里。
相比其他集團品牌,亨利慕時是個頗為小眾的獨立制表公司,生存壓力并不小。如何從時下千篇一律、清一色“大長腿錐子臉”的表款中脫穎而出,是品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若不做點特立獨行的事,等待亨利慕時的很可能就是破產。好在這兩年的“無字天書”款、帶有戲謔性質的“蘋果表”和精致的工藝已經讓亨利慕時逐漸打開了品牌知名度,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繼續踏踏實實地做好產品就行了。
亨利慕時的“蘋果表”SWISS ALP WATCH系列大概首發于五年前,我們能通過這個新款式看到品牌的一種清晰態度,那就是對當時整個制表環境的一種嘲諷。智能腕表的興起讓很多人包括制表品牌方都覺得機械表會遭遇第二次石英危機,于是有的傳統制表品牌就“順應潮流”推出了“舊瓶裝新酒”的智能腕表。
此時,唯獨亨利慕時推出了帶有超級批判意味的新品,用頗具辨識度的流行智能腕表外殼搭載了做工精致的機械機芯。
亨利慕時就賣了這一只手表么?當然不是,SWISS ALP WATCH系列只是眾多特立獨行款中的一枚,除了那些無字天書,今年的新款還有一個非常討人喜歡,那就是勇創者系列大三針概念腕表,表盤上那個打了馬賽克的橡皮擦其實就是時針。
依然是無字天書,干凈的表盤上沒有刻度,也沒有品牌標識,但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亨利慕時。創新分很多種,沒有什么硬性規定說手表不可以這么做。
有人說,亨利慕時為了市場推廣而推出了很多純噱頭作品,其實不然,若真如此,品牌方不會為每一款裝配一只經過高級別打磨的機械機芯。在高級制表領域,成本最高的地方就是機芯,亨利慕時需要經過制表師們的很多手工打磨步驟才能完成一枚成品機芯的制造,這些步驟無法通過機器完成,發達的自動化也幫不上什么忙。
所以,看似是漫不經心,實際上是誠意滿滿。
再來看下一個品牌,雅典。這個品牌雖然和中國人是老朋友,但因為一些原因的影響,直到2019年,雅典才在內地開設了品牌的第一家旗艦店。
本屆鐘表展之所以能稱之為鐘表展,也多虧了雅典帶來了一只“鐘”,不然可能就得改名為“腕表展”了。雅典的這只鐘名為UFO座鐘,不倒翁式風格,這也是本屆表展中唯一的一只座鐘。
座鐘三面設計的三地時顯示,寓意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共有663個零件,配備6個超大發條盒,動力儲存長達1年(365天),并采用了直徑49毫米的巨型黃銅擺輪。座鐘的整體設計也以海洋為靈感,配有卵形玻璃鐘罩,以及座鐘脊架上的“X”字樣結構,靈感均源于海上黑色和黃色的方位浮標。
作為開云集團的主力成員,雅典自然也不是只有這一只座鐘展出,今年的腕表新品也有不少,比如潛水系列DIVER X 鏤空腕表。雅典表挑戰了品牌有史以來最具技術難度與復雜性的設計之一:打造出覆有藍色PVD涂層的“X”造型表盤。以隱秘的方式與表盤巧妙相連,為了營造出縱深感,腕表還采用疊層設計,突顯出中央“X”結構層層相疊的布局。
時標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鏤空、酷炫、創新、高性價比是雅典最近幾年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和傳統的機械表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市場營銷就是如此,爆款會吸引多數人的目光,其他常規款就相對沒那么多曝光,此消彼長,市場造就的品牌形象也會隨之發生微妙的變化。
接下來說的是雅諾(Arnold & Son),曾經有段時間叫“亞諾”,是誕生于英國,如今根植于瑞士拉紹德封的高級制表品牌。雅諾有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如今官網曬出的自產機芯就有十余枚,其中不乏復雜的陀飛輪機芯。
今年雅諾帶來的參展新款也不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枚Luna Magna月相腕表,它是品牌第一枚立體月相,采用大理石和砂金石打造而成。12點偏心表盤下方,雅諾置入了一枚球體,可自行旋轉,以呈現月亮的盈虧變化。
當然,這不是雅諾在此次表展中的唯一展品,更多新品我們在動態中會介紹。
接下來說的是FERDINAND BERTHOUD (費迪南·貝爾圖),很多人可能頭一次聽說這個品牌,其實在大眾制表領域并不出名的費迪南·貝爾圖是獨立制表界的權威級品牌,曾經在2019 年及 2020 年連蟬兩屆榮獲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的“最佳天文臺表”獎。
此次表展費迪南·貝爾圖帶來了兩款全新限量款腕表,配備全新的鏤空調節機構機芯及均力圓錐輪-芝麻鏈傳輸系統,還可以選擇搭配圓形表殼或八角形表殼。
接下來說的是ARMIN STROM(亞明時),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獨立制表品牌。
亞明時在本次鐘表展展出的新品是與Kari Voutilainen大師合作的獨特作品,能夠始終保持共振狀態,兩個擺輪因為諧振器的作用保持在一個頻率上振動,而且上下對稱。共振能夠使走時更精準,提供精準的走時也是鐘表的本質所在。
最后,我們說的是PURNELL (珀內爾),這個品牌在去年就參加了第一屆上海鐘表展,特點是專業制作陀飛輪,而且只做陀飛輪。
珀內爾帶來的新款擁有兩個三軸陀飛輪,這在頂級制表領域也是極少見的,盡管擁有六個發條盒,但是多軸陀飛輪耗能太大,整表的動力儲存也只有32小時。
看完上述介紹,你有沒有發現一點,這些品牌其實都是高級制表,它們的共同點是打磨出色,做工精致,價格自然不菲,只是在內地已有眾多高級制表同臺競爭的情況下,它們的生存環境并不會有多好。
但是對有志于品味高級制表的表迷來說,品牌越多,款式越豐富越是好事,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一個健康的鐘表生態。愿這些高級制表都能在中國市場有良好的發展。
我是鐘表媒體人表事兒,如果覺得我的文章不錯,歡迎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