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就是在和騙子賽跑,搶人,搶時間,一是快,二是準?!?/strong>
——劉達根,32歲,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反詐中心一級警員
這是一場看不見的較量。騙子在網絡那頭,反詐民警在網絡這頭,中間的是當事人。
騙子緊盯當事人的“錢包”,用盡花言巧語想要將它掏空;民警也緊盯當事人的“錢包”,千方百計阻止當事人輸入密碼。
誰快,誰就贏!
一
這種較量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這不,騙子盯上了深圳市光明區馬田街道居民方女士。
電話中,騙子告訴方女士,有人冒用她的社保卡進行犯罪,需要她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否則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并影響子女前程。”
聽到自己涉嫌犯罪,方女士被嚇得不輕。在騙子的“指引”下,添加了對方QQ。視頻中,騙子向她展示了“警官證”“警號”“逮捕證”以及冒充的公安機關辦公場所,這讓她對對方的“警察”身份更加深信不疑。
隨后,騙子誘導她在手機上設置來電勿擾模式,并讓她下載了“某會議APP”以及所謂“安全防護”軟件。
“這是非常嚴肅的視頻會議。”騙子叮囑方女士嚴格保密,不得告訴任何人。又以家中網絡信號不好為由,讓她開車找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
方女士全程聽從騙子“指揮”,于當日14時許開車出了家門,并在騙子的遙控下不斷變換地點。
二
“高危!”賽跑開始。
14時56分,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反詐中心接到關于方女士的預警勸阻指令。但是撥打電話過去,“一直打不通。”通過其他方式亦無法與其取得聯系。
根據經驗,劉達根和同事董文濤初步研判,方女士很可能正在遭受“冒充公檢法”詐騙,且已被深度洗腦。
情況緊急,反詐中心迅速反應,依托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預警機制,高效聯動,合成作戰,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方女士。
一方面,指令方女士所屬轄區的馬田派出所民警到其家中查找,“沒人”。后追蹤發現當日14時許,方女士開車出了地庫;另一方面,聯系方女士的家人和同事,詢問這個時間段方女士可能出現的地方,幫忙一起尋找,并告誡“千萬不要借錢給她?!?/p>
經過反詐中心和馬田派出所的四路出擊,15時46分許,終于在馬田街道石家公交站附近,發現了正在車內配合騙子做“視頻筆錄”的方女士。
彼時,針對方女士的詐騙流程也進行到了最關鍵的一步——就在她即將登錄手機銀行配合騙子開展“資金審查”時,民警及時趕到阻止其轉賬操作,由此避免了卡內147萬余元的損失。
三
“我不是正在配合你們調查,你們怎么來了?你們是不是假警察?!?/p>
方女士下車后的第一句話,讓劉達根判定她確已被深度洗腦,“因為騙子跟她說了我們是假警察,那邊是真警察,而且說通話一定不能中斷?!?/p>
“他們才是假的。如果說你涉嫌犯罪的話,為什么我們不直接抓你,還要幫你洗脫嫌疑?!?/p>
經過解釋,方女士如夢初醒,“(騙子)做的太真了?!?/p>
由于騙子掌握了方女士的銀行賬號,隨后劉達根和馬田派出所民警帶著方女士到銀行對賬戶進行了緊急掛失。
又贏了!
這已不是光明分局反詐中心第一次同騙子進行賽跑。自2019年5月,光明分局成立反詐中心以來,通過對反詐預警線索及時勸阻攔截,避免群眾損失達6500余萬元。
四
劉達根,1990年出生于江西。他的家,挨著當地派出所,經常看著警察抓壞人的他,從小萌生了當警察的愿望,“為民除害。”
2011年,大學畢業后他先是成為一名警輔人員。2017年通過考試,成為光明分局公明派出所案件隊的一名民警。
入警以來,他抓過小偷、抓過毒販,調解過糾紛,還全程參與破獲三起詐騙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涉及80余人。
雖然每次辦案下來,會覺得很累,但他覺得都是值得的。
“每筆被詐騙的款項后面都是一個家庭。”劉達根記得,他曾幫一個農民工追回被詐騙的3.9萬元,這筆錢是事主準備回家蓋房子用的。還有一個剛畢業來深務工的小姑娘,被騙了8千元,也給追回來了。
五
進入反詐中心工作以后,他同犯罪分子從面對面的斗爭,變成了網絡上的遠程較量。
“以前通常是事后追查,現在是事前預防、事中阻止。變的是工作形式,但不變的是我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p>
平時,他和同事們一起進社區、進企業,為群眾普及反詐知識;關鍵時刻,他們雷霆出擊,在接到預警勸阻指令的第一時間,迅速聯系到當事人,提醒對方正在遭受網絡詐騙。
同時,在每一次執行任務之后,劉達根都會和同事們對警情進行復盤。從詐騙手法、信息來源、轉賬方式、受害者年齡、職業、居住地等,對警情進行多維度分析,找準發案時間、受害人群等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防范宣傳。
為什么受害人會上當受騙?劉達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這些詐騙分子有一個非常成熟的團隊,會針對不同人的需求和弱點,去設計詐騙話術。同時,利用假的證件、行頭、辦公場所來恐嚇、迷惑受害人。”
六
近年來,伴隨電信網絡詐騙治理工作深入推進,群眾的防范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詐騙分子的詐騙套路和手段也在不斷翻新。
“第一代冒充公檢法的詐騙,是讓受害人主動轉賬給對方。但隨著我們反詐宣傳的深入,這種詐騙手法已經過時了,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眲⑦_根告訴記者。
他解釋,第二階段就是騙子誘騙受害人下載所謂的“安全防護軟件”,“做得很逼真,騙子要求你輸入案號、驗證碼之類,其實最終目的還是掏走你的錢財?!?/p>
而第三代就是“屏幕共享”,“你在手機上的所有操作,包括在手機銀行中輸入賬號、輸入密碼,都在詐騙分子的掌控之下?!眲⑦_根說。
“而我們就是與騙子賽跑,搶人,搶時間?!被诖耍瑒⑦_根一直遵循"第一時間指派、第一時間上門、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反饋"四個一高危預警處置規范。
第一時間指派,即收到高危預警勸阻指令后,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置,盡快聯系到當事人;第一時間上門,即指令關聯人員是“高?!睜顟B,要第一時間上門找到事主本人,進行勸阻;
第一時間核查,即在事主聯系不上,可能已被深度洗腦的情況下,以最快速度核查當事人處于什么情況;第一時間反饋,即上門民警在現場未找到當事人的情況下,通過其他途徑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線索,第一時間反饋給反詐中心,中心再通過其他辦法尋找。
七
頂著沉甸甸的工作責任,繁重的工作任務,劉達根和他的同事們從未停下反電信網絡詐騙的腳步:加大宣傳力度,深入推進“斷卡行動”,嚴厲打擊洗錢、跑分人員,加強研判偵查......他們的工作一直在摸索中前行,而支撐他們的強大動力則來自于為群眾及時挽損、守住群眾“錢袋子”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來自于一名反詐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來源:深圳市公安局指揮部警察公共關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