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聊聊醫保改革的相關話題。大家都知道,進入2023年以來,我國的職工醫保迎來了一項重大的改變,目前多地都在進行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制度的改革。改革之后,門診費用可以進行報銷了,但同時個人賬戶的劃入金額也在減少。對于在職職工來說,單位繳納的部分,將不再計入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對于退休人員來說,醫保個人賬戶每月劃入金額也相對的減少了。
在之前,萬一生病了到藥店去買藥,個人醫保個人賬戶中有余額,到醫藥店買藥,直接刷醫保卡就可以了,是不用自己花一分錢的。那么醫保改革之后,個人賬戶的劃入金額變少了,也就意味著如果到藥店去買藥,可能就會面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不足的情況。再加上門診現在可以報銷了,因此很多人都不再去藥店買藥了,而是去醫院的門診去掛號買藥。這就導致到醫院門診排隊的人越來越多,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那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醫保局近期發布了一則通知,通知的全名為《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 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 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通知中鼓勵那些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開通門診統籌服務。也就是說,大家如果到開通了門診統籌服務的藥店,去購買醫保目錄內的藥品所產生的費用,是可以用統籌基金來報銷的。這樣一來,大家也就不用去擠到醫院門診去排隊了。
其實啊,有部分地區早就已經開通了定點零售藥店的門診統籌服務,就比如說湖北武漢、福建福州等地。下面我們就以福建為例來跟大家聊聊。
福建早在2022年3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實施醫保改革。以福州市為例,改革之前,福州市的普通門診起付線是1500元,改革之后,普通門診的起付線調整到了800元。在職人員的報銷比例從之前的60%提升到了75%,基層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還要更高,從之前的65%提高到了85%。退休人員的報銷比例從之前的70%提高到80%,基層醫療機構從75%提高到了90%。
下面我們就舉個例子來給大家計算一下,改革之后到底省了多少錢。我們假設劉大爺是福州市的退休人員。他去基層醫療機構的普通門診去看病就醫,政策范圍內的費用花費了15000元。下面我們就來算算劉大爺在改革前和改革后,醫保分別能給他報銷多少錢。
在改革前,醫保的起付線是1500元,基層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是75%,那么經過計算,劉大爺的門診報銷費用一共是10125元。
在改革后,醫保的起付線為800元,基層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是90%,那么經過計算,劉大爺的門診報銷費用一共是12780元,比改革之前多報銷了2655元。
對于百姓來說,在定點藥店買藥可以享受到跟醫院一樣的報銷待遇,確實是一件好事兒。大家對于醫保改革還有哪些意見和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