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銀行破產了!從發生擠兌到宣布破產,僅用了48小時。
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可能剛聽說這家銀行投資虧了,兩天后就收到消息說銀行破產了。
如果剛好在這家銀行有存款,恰巧這兩天又有事沒去銀行把錢取出來,那48小時候后你的錢可能就沒了。
這次破產創下兩個新紀錄,一個是從危機爆發到破產的最快紀錄,一個是2008年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銀行倒閉記錄。
破產的原因很簡單——擠兌。
銀行靠吸引儲蓄再投資盈利,硅谷銀行也不例外。前兩年,美聯儲大幅印鈔,給了硅谷銀行吸儲壯大的機會。
2019年年底這家銀行還只有617億美元的存款,到2021年年底,存款額就直接飆到1892億美元,翻了3倍!由于這家銀行主要面向科創企業,所以吸的儲大部分也是科創公司的。
有了儲蓄后,硅谷銀行開始投資,其中方向之一就是買美債。
美債這玩意是有毒,但大部分時候,它都很安全,而且收益率還不錯,至少在風險保守偏好者中,屬于不錯的投資標。
這也是中國掙了錢之后大量買美債的原因之一。
但有毒就是有毒,總有毒發的時候。
去年3月份開始,受通脹影響,美聯儲改印鈔為加息,美債收益率上升。你可能會說,收益率上升不是好事嗎?不是的。一個國家的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味著這個國家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利息去吸引買家,意味著國債的吸引力在下降。在資本市場,則意味著國債價格在跌。
按理說,如果儲戶不急著用錢,等到美元降息,美債收益率降下去,價格漲上來,國債市值回到起點,對銀行是不會造成影響的。畢竟,美債是硬通貨,理論上不存在變廢紙的可能。只要不賣,銀行手持美債,賺取存款和投資利息差,就可以一直奏樂一直舞。
可是,隨著美元加息,市場不是開始缺錢了嘛。各大風投公司都收緊了,科技公司沒錢浪了,不得不燒老本維持運行,于是就找硅谷銀行提現。
如果提現的公司少還不至于應付不過來,但這次受影響的科技公司實在太多了,結果硅谷銀行那點儲備金根本不夠,不得不賣美債換流動性。
以美債現階段的價格,賣得越多自然虧得越多。這不,前段時間,該銀行一口氣出售210億美元的證券,直接虧損18億美元!
而且,美聯儲前幾天還撂狠話說,接下來還要加息,這意味著美債還要跌,那硅谷銀行還會繼續虧。
意識到這里面的風險后,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提現,一家動,家家動,于是,擠兌潮出現了。
正常情況下,國家機構不可能放任不管,因為一旦擠兌產生連鎖反應,將直接沖擊整個金融系統。
美國財政部確實也召開了緊急會議,期間甚至傳出收購傳聞,但貌似最終并沒有解決問題。僅僅過了48小時,這家在美國排名第16位,相當于浦發銀行之于中國的硅谷銀行直接宣布破產了。
破產意味著儲戶的錢一夜之間沒了,尤其是對大戶而言,屬于滅頂之災。根據美國存款保險的規定,破產賠付限額是25萬美元。
也就是說,無論你存多少錢,最高只賠你25萬美元。
或許你會說,這跟中國人有什么關系?還真有。
大家知道潘石屹夫婦吧。這幾天很多人都在傳這兩口子踩雷了,但后面潘石屹自己出來辟謠,說沒在硅谷銀行開過戶。
真假無從驗證,畢竟屬于個人私事,銀行也不可能公布。
但網友確實感到遺憾,好像巴不得這一家踩雷。為什么?因為前兩年,這兩口子吃完改革紅利后,套現300億跑路了。人民日報曾作出評論:沒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企業,即使做得再強再大,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他兒子因為詆毀英烈被通緝,現在一直躲在海外。
這一家可謂蛇鼠一窩。這樣的家庭國內網友自然不希望他們好過。
當然,懷疑也并非全無道理。一些所謂精英在國內撈夠錢后潤到美國,有不少就選擇了硅谷,而他們的存款,多數會選擇硅谷銀行。
硅谷銀行的主業之一是投資科創公司。科創蠻,國內某些人對美國科技總有蜜汁迷信,自然少不了被硅谷銀行忽悠。
如今,硅谷銀行在48小時內光速破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你把我當上帝,我把你當肥羊。
一般來說,銀行破產是有征兆的,或者說有個過程。先是儲戶對銀行的償付能力開始有質疑,銀行會努力打消這種質疑。如果質疑始終不能被打消,儲戶開始要求提現,才會出現擠兌風潮。
擠兌開始也不大可能一上來就破產,銀行破產對國家金融體系傷害太大。一般會拉鋸,銀行會盡量談,延緩兌付和分期兌付分散壓力,甚至打折兌付。
然后監管介入,雙方讓步,嘗試用延緩+分期+打折的方式盡量減少儲戶損失和銀行運營困境。
實在不行了還可以兼并,尤其是硅谷銀行這種以國債為投資重點的銀行,只要資金到位,給客戶信心,挺過暫時的難關,熬到美元降息后,又是一條好漢。
可沒想到,硅谷銀行把所有步驟都省了,直接銷號不玩了。
這下那些儲戶傻了,其中估計就有對美國抱有諸多幻想的中國潤人。
之所以這樣,無非幾種可能。要么這壓根就是個“殺豬盤”。那些狗大戶把錢存到硅谷銀行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錢就已經被人家盯上了,如今要過年了,自然殺豬取肉。
要么就是美國金融體系內部問題實在太多了,根本救不過來。當年雷曼兄弟一破產,美國直接消滅了大量無力償還的債務。
之前我也說過,破產清算是資本主義國家清出過剩產能,解決債務危機的方式之一(還有通過戰爭消滅債主)。
至于信用體系,毀了又怎樣?重建不就行了?
一些人把資本主義想得太美好了,總喜歡把誠信、信用這類美好的詞用在這個體系里。可現實是,每次危機來臨的時候,誠信和信用都會成為用不上的夜壺。賴賬、清算才是它們的主旋律。只有在度過危機后,這個夜壺才會被重新拿出來用。
至于過往,誰在乎?
總體來說,資本主義喜歡用血淋淋的毒鞭教育人,這種教育方式挺好。
但貌似也只能管一陣,過不了多久,在媒體的不斷吹噓下,信徒們又好了傷疤忘了痛,繼續對精神祖國充滿向往,然后前仆后繼地把搜刮來的錢財奉獻出去。
可悲又可憐的跪族,他們以為自己已經成為白人世界的一員,其實他們只不過是人家眼里的肥羊。
硅谷銀行破產的事肯定會波及到中國,尤其是資本市場,但這里的防波堤足夠強大,所以,實際影響會很有限。
但我們也不得不防,這第一輪沖擊波背后,是否還有更大的沖擊在醞釀?
當然,我對我國的金融體系有信心。
中國的銀行歸國有,金融體系有強大的外匯儲備和國家實力做支撐,自然抗風險能力也不是那些私人公司能比的。
所以,在接下來的驚濤駭浪中,如果說還有哪國的金融體系能在后美元加息時代幸存,那應該就是中國了。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