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伊伐布雷定臨床與藥學實踐專家共識》編寫組
本共識在國際實踐指南注冊平臺完成注冊(注冊編號:IPGRP-2020CN14)。共識編寫成員是由臨床、藥學和循證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專家組成的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伊伐布雷定臨床與藥學實踐專家共識》編寫組,并經線上和線下會議討論后最終確定了共識的總體框架和內容。
一
藥物概述
1、藥物作用機制
伊伐布雷定在竇房結細胞內側與HCN通道的結合位點特異性結合而抑制If電流,從而 影響動作電位4期自動除極,發揮降低心率的作用,如圖1所示。
藥理學特性
(1)頻率依賴性:藥物在HCN通道開放時才能到達細胞內的作用位點;基礎心率越高,其降低心率幅度越大;
(2)劑量依賴性:每天口服0.5-24mg時,心率下降幅度與血漿濃度呈線性關系;在更高劑量或心率偏低時,阻滯作用處于平臺狀態;
(3)高度選擇性:在低和中等劑量時,對其他離子通道無影響;但濃度過高時其選擇性會喪失,對其他離子通道產生影響。
臨床上最常應用的控制心率的藥物的作用機制差異見表3。
2、藥動學特點
受試者口服鹽酸伊伐布雷定片后伊伐布雷定的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均數對比圖如下圖3
文獻報道根據血藥濃度數據,采用Phoenix WinNonlin 6.3統計軟件計算主要藥動學參數,結果見表4。
3、國內外批準的適應證
4、禁忌癥
(1)對藥品活性成分或者任何一種輔料過敏者禁止使用;
(2)禁止與強效和中效的CYP3A4抑制劑聯用;
(3)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未采取適當避孕措施的育齡婦女禁止使用;
(4)在確診以下疾病的患者中禁止使用: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期)、不穩定性心絞痛(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期)、急性心力衰竭失代償期、重度低血壓(<90/50mmHg)、重度肝功能不全、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竇房傳導阻滯以及III度房室傳導阻滯。
(5)因含有乳糖,患有罕見的遺傳性半乳糖不耐受癥、原發性腸乳糖酶缺乏或葡萄-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禁用。
二、臨床應用
三、藥學實踐
1、用法用量
(1)伊伐布雷定片以口服方式為主,推薦起始劑量為5 mg bid;老年(≥65歲)或高齡患者(≥75歲)應以較低的起始劑量(2.5 mg bid)開始給藥,必要時調整劑量。和食物同服能使藥物血漿暴露增加20%-30%,因此建議在早、晚進餐時服用。
(2)維持劑量應根據患者靜息心率調整:①靜息心率持續高于60次/分,劑量增加至7.5 mg bid;②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維持5 mg bid;③心率<50次/分,或出現心動過緩癥狀,劑量減少至2.5 mg bid。
(3)藥物漏服的建議:如果漏服或吐藥,不需要補服,下次服藥時按時按量服用。
(4)當過量服用伊伐布雷定后,首先停藥,如發生嚴重和長時間的心動過緩、出現昏倒或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時,應立即就醫;對于血流動力學耐受性差的心動過緩患者,對癥治療可以考慮包括靜脈注射阿托品、β受體激動劑如異丙腎上腺素;如有必要,可進行臨時性的心臟電起搏。
2特殊人群用藥注意事項
3、藥物相互作用
伊伐布雷定對CYP3A4的其他底物(弱效、中效和強效CYP3A4抑制劑)的代謝和血漿濃度沒有影響。CYP3A4抑制劑增加伊伐布雷定的血漿藥物濃度,而CYP3A4誘導劑則降低伊伐布雷定的血漿濃度。可能與伊伐布雷定合并使用的藥物及合并用藥建議,見表5。
4、藥物不良反應的識別與應對
較為常見且需要重點關注的不良反應及其應對措施建議,見表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