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丑聞,毒害30萬嬰兒,董事長田文華被判無期徒刑,但如今無期變出獄,禍害了那么多嬰兒的田文華如今怎樣了?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可在十多年前,一個品牌奶粉卻毒害了幾十萬嬰兒,“大頭娃娃”成了無數家庭的噩夢。這就是轟動一時的“三鹿奶粉”案。
為何三鹿集團要做出這樣傷天害理的事?企業董事又為何置之不理?這一切還得從三鹿的起源講起。
1968年,26歲的田文華來到了一個小小的村辦奶牛場。沒有人想到,這個簡陋的奶牛場就是數年后產值百億的三鹿集團的前身。
落后狹窄的奶牛場承載了田文華遠大的夢想,她全身心投入到奶牛場的運營中,不怕臟不怕苦,不到一年就帶領團隊攻破了噴粉生產線。
有了噴粉生產線,奶牛場就可以擺脫單一生產鮮奶的困境,轉而生產獲利更高的奶粉。
但田文華的野心不止于此,她知道此時國家正在落實“奶粉配方母乳化”,如果能實驗成功成為母乳化奶粉的定點產源,帶來的好處可就不僅僅是利益更高那么簡單了。
田文華想大膽試一試,就向場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奶牛場的上級早就對這個機靈能干的女青年贊賞不已,果斷地同意了田文華的建議,并將她遷升到管理層。
田文華也不負眾望,成功實現了對奶牛場的改革,使其成為國家定點“母乳化奶粉”產地。
奶牛場規模在田文華手中漸漸擴大,由工廠轉為企業,田文華也搖身一變成了董事長,并創建了自己的品牌——三鹿。
后續的發展如同爽文小說一般,1993年,三鹿完美攻克“奶粉配方母乳化”的課題,一躍成為全國奶粉銷冠,并且冠軍的頭銜一帶就是足足十五年。
田文華也從一個貧苦農村出身的奶牛場員工,變成了身價上億的著名女企業家。
但企業規模越大,人性欲壑難平的黑暗面也就越早展露出來。就如海上的船只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三鹿集團也迎來第一個命運的考驗。
在三鹿還是小企業的時候,田文華就定下來“奶牛下鄉,牛奶進場”的策略,即奶農養牛擠奶,再通過奶站把奶源送往三鹿集團進行高水平加工。
可漸漸的,為了牟私利,牛奶的質量越來越不過關,牛奶摻水在各個奶站都是司空見慣的事。
但是摻了水的牛奶蛋白質含量不足,進一步會導致含氮量不足,過不了蛋白質檢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奶站的老油條們想到了一個缺德的法子,在牛奶里加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含氮量高,并且無色無味,溶解性強,很快就成了奶站通過蛋白質檢測的“得力助手”。
可是,三聚氰胺是有毒的化工原料,過量服用會使嬰兒泌尿系統受損,發育不良,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
2007年起,被診斷出腎結石的嬰兒數量在全國范圍內突然增加。三鹿集團也收到了很多家庭的投訴,稱奶粉有問題。
田文華緊急進行了內部排除,果然發現三鹿集團奶粉含氮量大大超標。并且在檢測結果確認之前,還有大批含三聚氰胺的奶粉被投入市場。
道德還是金錢?我們不知道田文華是否有過猶豫,但她最終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
田文華對內要求集團上下對三鹿奶粉含毒事件保持沉默,對外欺騙消費者隱瞞真相,同時偷偷把已經投入市場的貨源進行調換。
甚至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為了加大銷量提高利潤,三鹿又把被替換的含三聚氰胺的奶再度投入市場。
但紙包不住火,接二連三的謊言只會釀成更大的禍患。2008年9月11日,《東方早報》披露了三鹿集團賣“毒奶”殘害嬰兒的事件。
同時,甘肅解放軍醫院確診了14名患有腎結石的嬰兒,無獨有偶,他們都喝的全部是三鹿奶粉。
這一事件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震怒,為了牟利不惜毒害嬰兒,不異于吃人血饅頭!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調查已經輿論的譴責下,三鹿集團承認了過量使用三聚氰胺的罪行。董事長田文華被免職,三鹿奶粉全線停產。
三個月后,田文華在法庭上承認了罪行,向三十多萬受害家庭致歉。但是,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難道能抵過一個原本應該健康成長的孩子被毀掉的一生嗎?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次年年初,三鹿集團破產。
2011年,因獄內表現良好,田文華被改為有期徒刑19年,后來又因悔改態度端正多次減刑,預計會在85歲前出獄。
可田文華即使出獄也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為了一時利益葬送自己的一生和一整個企業,不知她在監獄里是否曾痛恨過當年的自己。
三鹿集團這些年賺的錢上,浸透了無數嬰兒的血,無數家庭的淚。“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君子愛財亦應取之有道,希望進來的企業都能以此為戒,真正做有利于人民大眾的好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