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稿之時,《灌籃高手》上映兩周,在五一檔期的一眾新片沖擊下,依舊排在日票房榜第三的位置,總票房也即將突破6億元大關。
雖然距離《玲芽之旅》創下了日漫(日影)近8億元的票房紀錄尚有距離,但不可否認也是一部現象級的作品了。口碑和票房都獲得了成功。
剛上映時還特意安排的周五的凌晨場,公司領導熬夜看首映,第二天照常上班;首映現場氛圍感拉滿,不像電影院,像籃球比賽現場。頻頻拿下熱搜。
還有一個小故事,一班大學的球友,如今散落在全國各地。想借著看《灌籃高手》全國大賽的由頭,齊聚某生活城市。大家響應的時候都挺積極,真到了那一天,孩子生病住院,公司臨時加班。。。等等突發狀況,活動最終沒能成行。
《灌籃高手》很好地詮釋了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可以提供多重的價值體驗。
首先,它的社交屬性提供了讓人追憶青春,進而和老朋友一起重聚的機會。其次,作為籃球動漫,讓觀眾熟悉了籃球這項運動,說不定未來哪個籃球明星聊起自己為什么練習籃球,就是因為這部動漫的影響。最后,作為日漫熱血番的代表之作,整體上引起了觀眾對于其他日漫作品的興趣,擴大了日漫的影響力。
讓我們回到電影本身。
這一次補上熒幕中全國大賽的遺憾,井上雄彥選擇了宮城良田作為第一視角,并沒有聚焦在其他幾位人氣角色上。
這樣的操作副作用肯定是有的,開篇回憶宮城良田的成長歷程,比賽過程中也不斷進行閃回,導致整部影片的節奏有些時快時慢,對于完全沒有看過原作的觀眾可能不太友好。
而影片另外一個槽點,就是受限于篇幅,將全國大賽的對手山王工業球員工具化,唯一塑造了背景的就是號稱全國第一后衛的深津一成,但是一個實力恐怖如斯的球員,賽前居然去神社禱告,讓他已經到頂的球技更上一層樓。結果就是一嘗敗績這種未有的體驗,這也算是顯靈了。
影片中流川楓的戲份比較少,赤木晴子3D化后畫風有點崩壞,大猩猩全場被壓制,眼鏡兄還是老樣子最佳第六人,三井壽的三分球更加神乎其技。
而唯一不變的還得是櫻木花道,天才和傻雕氣息并存。為了搶籃板奮不顧身,統治了籃下就統治了比賽。也會因為不懂籃球規則,犯規丟掉進攻權。這時才恍然,過了幾十年了,櫻木還是那個才打了幾個月籃球的高一生。
當然,影片結尾裝13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櫻木花道,跳投得分絕殺對手。
電影里面又提出了一個老問題,到底為了什么才去打籃球?
宮城良田是自責,希望代替自己哥哥走完他未走完的籃球生涯;赤木是遺憾,如此好的條件,遇到了一群菜鳥,只能獨自堅持;三井壽是悔恨,那么好的時光卻浪費在做混混上。
或許櫻木的最簡單,只為了晴子的一句夸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